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116)

作者:谢青城 时间:2024-06-01 10:05:49 标签:生子 情有独钟 种田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非遗

  原本张牙舞爪的家伙此时一个个浑身通红地躺在笼屉底。

  “它们害羞的时候像不像你?”

  晏辞眯着眼,在升腾的热气里,拿筷子拨弄着螃蟹。

  他颇为熟练地捡了一只扔到面前的空盘子里,剪断腿,扒开壳。顾笙学着他的样子,只不过动作很不熟练,被螃蟹硬壳上的刺扎了好几下手。

  “小心点。”晏辞将第一只扒好的递给他,又将他盘子里没扒完的夹到自己盘里,“心急吃不了热螃蟹。”

  “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顾笙纠正。

  “没事,螃蟹,豆腐,都一样,反正都是又碎又软。”

  顾笙不知他讲的什么歪理,拿着筷子夹着螃蟹里柔软的瓤。

  晏辞又去厨房用生抽料酒调了一小碟酱料放到桌子上。

  他一向是会吃的,虽然料理技能一般,但是却知道每种食材怎么吃才好吃。

  刚蒸熟的河蟹相当新鲜,虽然个头小了些,可是里面半透明状的蟹膏入口绵软细腻,只是一小块入口,香味与鲜味便争相侵占口腔。

  顾笙一连吃了五个,五个过后,晏辞就不再给他扒了。

  “这东西不能一口气吃太多,吃太多要不舒服的。”

  ...

  午后,两人刚收拾好院子,那边院门就被敲响了。

  这回来的却是李承甫,他驾着车来的,车上放了好几筐东西。

  李承甫只是一周不见,但是从面貌上来看,人明显精神了不少,不再是上次在茶坊满面愁容的样子。

  看来是自己给他的法子奏效了。

  “不止啊,晏老板。”李承甫笑得眼角的褶子都挤到一块儿去了。

  “您说的那什么‘加盟’的法子甚是妙,买香的客人们一听我这铺子里也是您的香品,都是挣着抢着来买,短短几天,您给我的香品就全都卖出去了。”

  “而且旁边的店都有意来‘加盟’,只是不知您意下如何?”

  “在下这次来还想来补点儿货,顺带临近中秋,送点东西过来...”

  李承甫拿来的蟹大概是母蟹,一个个个头有之前的两倍大,各个被用绳子捆的整整齐齐,虽然没苏青木送来的新鲜,但是黄多肉肥。

  不只有河蟹,还有几筐拳头大小红彤彤的石榴,形态饱满的梨和李子。

  顾笙没有见过石榴,对这红彤彤的果子,目光里流露出好奇,但晏辞不开口,他便安静地站在一边,等着晏辞的决定。

  晏辞也没跟李承甫客气,这东西他不收才更显得没有诚意:“李老板一番好意,在下却之不恭了。”

  ...

  “收着吧。”

  李承甫走后,晏辞说:“我们应得的。”

  顾笙拿了个李子,用手擦了擦放进嘴里,目光却落在那筐石榴上。

  晏辞随手拿了个石榴扒开。

  这水果是从西域传过来的,物以稀为贵,寻常镇子上的人家一年吃不上一回,有人从来没见过都很正常。

  晏辞将手伸到顾笙的下巴下,顾笙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核。”

  顾笙将嘴里的李子核吐在他的掌心,随即晏辞就将一粒酒红色的果粒塞到他的嘴里。

  入口一阵酸甜,顾笙从没吃过这种水果,他小心地用牙齿嚼着果肉,仔细吃东西的样子像极了某种啮齿动物。

  晏辞将石榴的籽一个个剥出来放到干净的石钵里,然后用石杵捣了半天,将深红色的石榴汁从果肉里榨出来。

  这样一连用了八九个石榴,榨出来的汁才勉强够装一小壶的。

  他做这些的时候,顾笙捧着他刚刚剥的半个石榴一粒一粒吃着,在一旁观赏。

  看晏辞干活实在是一件很赏心悦目的事。

  他做事的时候神情总是很专注,白皙的指尖沾上了石榴红艳的透明汁水,动作不疾不徐,力度恰到好处,将石钵里的汁水在自制滤布上过滤了几遍,最后兑上水,加上蜜。

  晏辞倒了一杯给顾笙,看着他小口小口喝着,生怕一大口就将这果汁喝光了。

  晏辞走到门口打开门,不时有村民路过他们这新修的宅子,投来羡慕的目光,见到几个比较熟识的村民,还互相打了招呼。

  雨季还没走到尾声,田里今年第二茬稻子却在秋风中不知何时镀上一层金黄。这些天村民们陆续拿着农具,披着蓑衣,带着斗笠,顶着毛毛细雨,牵着牛车下了田。

  田里原本的青稻已经变黄,浅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压下来,一个个谦卑地立在田里等着收割。

  …

  中秋节那天两个人去了镇上。

  镇子上不少铺子为了吸引客人的目光,两周前便在门外搭了彩色的竹条编制的,系着彩色布条的高架子,上面还挂着贴着彩纸的五颜六色的花灯。

  沿街的小贩叫卖着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的时令水果。

  至于螃蟹,无论哪一年的中秋都是重头戏。

  那些刚从河里捞出来的螃蟹正到了一年中生长最旺的时候,公蟹膏脂厚腻,状若凝脂;母蟹壳凸黄满,蒸煮之后,蟹油便想流油的鸭蛋一样溢出来。

  月饼这种东西要想亲手做的话,还是太难为晏辞了,集市上有现成的月饼卖,里面裹了酥油和饴糖,一包油纸里装了五个。

  到了晚上,镇上的人们会到附近浅一点的河流放水灯,这种水灯被制成莲花的形状,虽然做工不甚精美,但是点上中心的蜡烛放到水里,远远看去一片红,也看不出原本质地如何了。

  那天晚上,苏青木给店里的小工放了一晚上的假,然后兴冲冲拎着两壶酒找上门。

  “陈记这个月的新酒。”不等晏辞拒绝,他就大声嚷嚷道,“二两银子一坛,一人只能买一坛,不到正午就卖光了,门口的酒旗都撤了。”

  拜过月神后,大概是为了庆祝佳节,镇上还新搭建了一个专门赏月用的小楼,大家都争着上去赏月。

  他们几个人都是亲缘单薄者,索性聚在一起上去占了个好地方,既然没有家人,就和朋友一起。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阁子赏月的人太多了,衙门怕阁子压塌酿成祸端,中途派了几个衙役过来撵人,好在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那天一直到半夜,镇子上的人都没有散。

  长夜之上,月色倍明于平时;

  华灯之下,水灯万盏浮满江面,灿若繁星。

  ...

  中秋节过后,晏辞便去镇上忙他的生意。

  节前李承甫又联系了几家小香铺,一听说晏辞的香品可以交给他们代理,都欣然同意。

  这样一来,就需要拟定文契,然后去官府画押。

  光文契的内容几个人便聚众在一起商量着修改了好几天,这就导致这些天白天晏辞一直不在家。

  顾笙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晏辞为了生计去镇上奔波,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只不过这次家里有了机杼,顾笙若是不想去镇上,完全可以在家织布,会有布庄的人定期到村子里收布,不过这样一来就见不到应怜了。

  九月,空山新雨,天气微凉。

  雨后,山上的野生菌子冒出来不少,应怜跟着镇上的几个哥儿隔天便拎着篮子敲响他们宅子的门,汇着顾笙一起上山去采蘑菇。

  顾笙是这些哥儿里面年纪最小的,其他人都比他大一两岁,然而除了他和应怜,都是当了阿爹的人。

  几人上山路上聊天的话题三五句离不开孩子,顾笙在一边听着,虽然插不上什么嘴,但是满心羡慕。

  几个哥儿一起聊着天一边往山上走去,路过山脚的一处宅子时,本来还说有说有笑的,然而几人突然被里面传来的打骂声吓得顿住脚步。

  他们停下脚,只见一个面黄肌瘦的哥儿被一个粗壮的男人扯着头发从那栋房子里拽了出来。

  那哥儿一只手拼命抓着领口,整个人蓬头垢面,身材瘦小,被扯着他头发的男人骂着肮脏不堪入耳的话,像个货物一样扔在地上。

  随即那身材有他两个粗的男人骑在他身上,狠狠甩了他几个耳光,怒骂着回屋去。

  那哥儿蜷缩在地上,浑身颤抖着,可是却不敢大声哭。

推荐文章

殿下说我发癫的样子很美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

我和夫郎的好日子

大秦

却将万字平戎策

找错反派哥哥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情杀仇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上一篇:殿下说我发癫的样子很美

下一篇:冲喜小夫郎他又乖又软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