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耽美

送君千里(116)

作者:香叶桃子 时间:2024-05-07 08:51:41 标签:民国

    苍鹰对他发出“啁——”的一声。

    阮君烈失望地抖了一下马鞭,开始往回走。

    到处都是不认识的人。

    叶鸿生消失在人海中,像一滴水落入大海,不见踪影。

    人流越来越密集,噪杂声越来越大,让整个梦境都摇晃起来。一阵尖锐的铃声破空响起,好像防空警报一样,画面被扯碎,阮君烈感觉到眼前白光大盛。

    阮君烈睁开眼,看到空旷的屋子。乌木家具沉默着,敦实地伫立在家中。

    电话铃在响。

    柳嫂接起电话,问他要不要去接。

    阮君烈发出烦躁的叹息,坐着歇一会,慢慢站起来,去接电话。

    讲完电话,他回到屋里。柳嫂给他提来一壶热水,阮君烈挥手,让她忙去,自己打开茶叶筒子,泡一杯茶水。

    绿茶的清香随着水汽发散。

    阮君烈捧起茶盅,吹开茶叶,饮下一口。

    中午的太阳很暖,照在夔龙福寿花纹的长榻上,榻上铺着一层缎面垫子,方才,阮君烈在这里饭后休息,不期睡过去,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好像几十年的岁月只是一场大梦。他不小心从真实的梦境中掉出去,掉进另一个梦幻的现实里。

    梦中,他送别叶鸿生,自己留在家乡,心情惆怅;而在现实里,他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叶鸿生呆在故乡。

    阮君烈将桌上的报纸翻开,瞟了一眼。这是一份香港的报纸,上面写着叶鸿生的新闻,但是没有刊登他的照片。阮君烈又打开另一份报纸,中共的报纸,他从大陆带回来的。上面有一张叶鸿生的侧影。阮君烈默不作声地看了一会。

    半个世纪快过去,叶鸿生的摸样没有发生太多改变,眉眼还跟当年一样,讲话做事也一样,让他一眼就认出来。阮君烈不知道,叶鸿生见到自己,是否还能认出?

    阮君烈抬起头,看一眼对面的镜子,镜中的老者须发皆白。

    喝过茶,阮君烈往书房走去,将笔墨纸砚拿出来,到客厅向阳处写字。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骑马登山,写写字倒是适当的锻炼,修身养性。走进书房,阮君烈停下脚步,看着自己做的画,目光柔和下来。

    阮君烈站在山水前面,低声诵读书写在画上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念到“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时,他停下来,很是神往了一会,回忆叶鸿生的举止风度。等念到“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后,他不再念,陷入沉思。

    阮君烈拿起笔筒和纸张,缓慢地回到客厅,铺开纸写字。

    待他写过四五张大字后,门铃响起来。

    阮君烈放下笔,搁在砚台上,喊人泡茶。一个穿西服的年轻男人跟着柳嫂,走进客厅,对他鞠了一躬,说:“长官,您好。”

    年轻男人将证件拿出来,毕恭毕敬地递给他。阮君烈看一眼证件,确认他是国民党的中央社供职人员。阮君烈请他坐下,说:“他们跟我说了,我说不用管。你既然来了,就坐吧。”

    年轻记者有些拘谨地坐下,喝几口茶,跟阮君烈寒暄。发现他桌子上面有报纸,记者说:“长官,你看过啦?”

    阮君烈“恩”了一声。

    记者拿出几份报纸,分别是岛内几家媒体的报道,有大骂叶鸿生,意在反共的;有讥讽叶鸿生,顺带嘲笑阮君烈的;还有讽刺阮君烈,意在反国民党的。

    阮君烈先拿起一份,这是一份国民党办的报纸,义正言辞骂了叶鸿生一顿。

    记者坐在旁侧,等待他的夸奖。没想到阮君烈勃然大怒,指着撰稿人的名字,说:“干嘛让他写?”

    记者慌忙看一眼文章,没看出什么不妥,文笔练达。

    阮君烈不快道:“一帮汉奸文人,当初我就说不要带他们。不光带来,还生出好些徒子徒孙!他怎么配提宾卿的名字?他吹捧倭人,对党国也没有贡献,早该杀掉。”

    记者慌忙把报纸拿过去,劝说道:“长官,不能因人废文……”

    阮君烈阴沉地看他一眼:“留着干什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记者紧张地笑笑,说:“下次不请他写了。”

    阮君烈喝一口茶水。

    记者向他诉说宣传计划,这次采访的目的。

    阮君烈说:“你们不是发过文章?还来找我?”

    记者捧着茶杯,尴尬地坐着。

    阮君烈放下茶杯,说:“既然发过政论,你就写点旁的吧。对中共的研究很重要,不必拿陈词滥调来敷衍自己。会被人家笑话。”

    记者如蒙大赦,从公文包里掏出自己的本子和钢笔,准备做记录。

    阮君烈回忆一番,开口道:“现在回想起来,抗战初期是个很重要的时段。中共和我们争夺人才,你知道吗?”

    年轻记者听得一愣,不懂为什么一下把话题落到抗战初期,但是他知道不管阮君烈说什么,自己都应该点头。

    记者认真地点头。

    阮君烈继续说:“那段时期,我们与中共合作,一致对外。我们两党是可以合作的。中共的政宣工作做得好,吸引了很多人。我们没有留住人才。”

    阮君烈忍不住又翻出报纸,指着上面的撰稿人,恨恨道:“后来光复国土,收编伪军的时候,我们又收进来不少汉奸和投机分子。影响很坏!汉贼不两立,有爱国心的人又到中共那边去了。两党争锋,先总统蒋公的政策太宽,顾此失彼,出现很多麻烦。该留的没留下,不该留的统统留了下来!”

    记者捉着笔,快速地记录了一下,顺着话问:“叶宾卿在那个时候被中共策动?没留下来?”

    阮君烈陷入沉默,好一会没讲话。

    记者以为他没听清,又问一遍。

    阮君烈靠在椅背上,沉吟道:“叶宾卿的话,他很难被策动。他自己就是红色的,穿什么衣服都一样。”

    记者停下笔,望着他。

    阮君烈摇摇头,说:“能把他留下来就好了。”

    记者冒出好奇心,提问说:“长官,你何时发现他的身份?”

    阮君烈没有直接回答,说:“他伪装得倒不是很像,有很多马脚,我也曾怀疑过他。我想把他策反回来,失败了。”

    记者感兴趣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装的?”

    阮君烈扭过头,看着记者,说:“你没有见过他,想象不出他年轻时候什么样。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像他的,一个也没有。”

    记者想象不出,说:“他是什么样?”

    阮君烈望着虚空,描述道:“叶宾卿好像霜雪一样干净,两袖清风,让人舒服。他武艺好,又会打仗。如果不跟他当对手,你不会知道他的厉害,容易轻视他,因为他不爱与人争锋,也不搬弄口舌。他有时候多愁善感,喜欢一些花啊草啊的,懂诗赋,但他不像有些人那样矫情,非得在众人面前显摆,在报纸上登两首,让别人说他文采风流。”

    记者迟疑道:“但他还是颇具风采?”

    阮君烈点点头。

    记者注视着阮君烈,等待下文。

    阮君烈回想一番,觉得很难具体描述,总结为:“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记者想象一下,说:“捉摸不定?”

    阮君烈在心中勾勒叶鸿生的影子,感慨道:“风姿卓绝。”

推荐文章

区区

冤家竹马协议恋爱书

霁月难逢

高岭之花邻居爱上我

飞来破

忏悔地

夜风沉醉

被竹马告白后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送君千里

上一篇:区区

下一篇:江湾路七号男子宿舍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