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
一道道精美的佳肴被端了上来,而他在每一道的下面,都夹到了一些与众不同、但更符合他口味的小食。
这些小食没什么规律,唯一的特点大概就都是酸咸适中比较开胃的口味。
而闻时颂确实在之前和沈里吃饭讨论宫宴准备时抱怨过,他每年最烦的就是除夕夜吃宫宴,这些看上去摆盘华丽的菜,很多都华而不实,入口的第一筷子就能感觉到那种不知道蒸煮了多久的反复味道。
口味上肯定还是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差错的,可闻时颂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嘴早被养刁了,他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反正就是一尝就能尝出来不喜。
其实猜也能猜到,御膳房要准备那么多道菜,不可能不用一些小花招。
哪怕闻时颂贵为太子,也不可能免俗。全世界大概只有皇帝眼前摆放的菜肴不用担心有这样的问题了。
所以每年宫宴闻时颂都吃的很少,甚至会在赴宴之前先在东宫垫两口。
只有今年不一样。
但今年为什么能不一样呢?闻时颂猛地抬头,都不需要他去寻找,做了这事的主人已经自己主动凑了过来。眨巴眨巴黑白分明的眼睛,邀功的意味不要太明显的说:“好吃吗?”
闻时颂很努力才没让自己的唇角向上,因为他不想让沈里觉得他的原谅来的很容易,他说:“还行。”
“只有你有哦。”沈里是那种总会把偏爱表现的十分明显的人。
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他只会把最喜欢的点心与他的阿娘分享,也只会把赢来的小兔子宫灯送给全世界最好看的皇后姨姨,最重要的是,只有在他皇兄进殿时,他的眼睛里才会满是心悦与开心,他对所有人都会这样骄傲介绍,这是全世界我最好的朋友。
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毫无理由的偏爱。
只不过这偏爱从来不独属于闻时颂。
他在今天也不敢有任何奢望,只是说:“这是贿赂?”
沈里却一脸诧异的回:“什么?不是你和我说你每年都吃不进去东西吗?现在还吃不进去吗?”他真的记住了他说的话,并想办法的对他好,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对他好而已。
原则上闻时颂是不应该如此轻易就原谅沈里的,他甚至连他在生气都没有看出来,但……
大太监洪梁在身后替自家主子把心里的话补全,但他在沈里的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原则啊。
第37章 入主东宫第三十七天:
没什么原则的太子殿下过了一个十分开心的新春。
不仅吃到了有史以来最满意的一次宫宴,还与沈里一同携手上了高台,欣赏到了琼楼玉宇之上的绚丽烟火,如果他们身边能没有那么多一同观赏的碍眼之人就更好了。
就像小时候,闻时颂已经有些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了,也许是他刚刚回宫的第一年,也许是隔过去的一年,当时清河公主还没有远嫁,每年过年她总会成为孩子群中的焦点,因为她可以用血脉力量让夜空绽放出最盛大的烟火。
有些如花蕾绽放,五彩斑斓;有些如流星拖尾,划过夜空,;所有人抬头仰望,在硝烟味中留下笑颜。
闻时颂被皇兄轻轻推了推肩膀,尝试着去和沈里道歉。
他都忘记自己为什么要道歉了,但总之是要道歉的,别别扭扭的不愿意上前也不是因为他不想道歉,而是他怕他说了对不起沈里还是不想搭理他。
他……
听到如今的沈里对他说:“我有点困了,你呢?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睡觉呀?”
闻时颂大脑一片空白,身子僵直,一边告诉自己快回答,一边忍不住一遍遍的在脑海里回放,回家,回属于我们的家。
那真的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沈里也这么觉得。
甚至更开心。
因为他收到了丰厚的压岁钱和年礼。
大启过年的压岁钱讲究和后世差不多,婚后便不再属于“压岁”的对象了,但新婚的新人除外。甚至因为这是新婚的第一年,头一次一家人聚在一起,作为太子妃的沈里反而收到了更多来自长辈的“爱”。
沈里不确定其他地区是不是这样,但反正雍畿是这样的。
闻时颂几乎是成年的皇子公主里最小的那个,所有比他年长的皇子公主都是慷慨解囊。当然,他下面还有其他未成年的手足,他也要掏钱,但重点是上面的皇兄皇姊已经不少了,每个人几乎都成了家,不管他们心里到底乐不乐意,至少表面上他们都十分积极且热情的给了沈里压岁钱。
而除了这些皇子公主外,老闻家也是个大家族,闲散宗室多到让沈里都快要社恐了,一个个见过去的时候,生怕谁对闻时颂来一句“您小时候我还抱过您呢”。
但这些已经是有足够的脸面,能凑到太子妃面前给压岁钱的存在了,剩下的人想给都没这个门路。
沈里几乎算是一夜小富。
当然,太子也给出去了不少。老皇帝是真的能生,他的孩子孙子感觉都够组成一个小型的足球联赛了。但沈里一点也不心疼,因为吧,给钱的时候走的是东宫公账,收钱收的却是他个人所有。
大气太子说:“我还不差你这点。”
沈里真的开始觉得多个老公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在压岁钱的大军之中,表现最突出的自然还是太后她老人家,她以前还会一碗水稍微端端平,但今年也不知道是因为清河公主的事想开了还是怎样,反正力挺沈里的态度摆的十足。
老太后还生怕沈里担心,拉着他的手安慰道:“反正我不摆出这个态度,他们也会嫉妒你,太子妃的位置就是众矢之的,除非哪天太子倒台,否则你永远不可能与所有人相亲相爱。那我还装什么呢?索性不如就把特殊进行到底,让他们好看清自己的位置。”
很难说是不是老皇帝为了巩固先太子的位置而进行的一系列区别对待给了太后灵感,但太后就是把这种偏爱的态度摆在了明面上。
大家反而不敢有什么怨言,至少明面上没人敢,一句“那是太子妃,你是什么”,就能堵死很多人的嘴。
影响是互相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后的态度,还是老皇帝本身就对沈里这个福星的身份比较在意,他也下旨对沈里进行了又一次的大加封赏,从沈老爷子到远在北疆的沈里爹再到他小姑沈却金,全家一个不落,大家一起发财。
从侧面让沈里这个旺身边人的说法,又被推波助澜了一番。
连春华秋实看沈里的眼神都好像不一样了。
只有沈里还在说着:“不要封建迷信。”我要是真的旺人,那就赶紧着旺一下我阿姊北疆大捷,边关百姓不要再受蛮族之苦了。
在皆大欢喜中,沈里过年的难关也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节点——大年初一的大朝会。
大朝会是大启最重要的朝会之一,一年之中只在元旦和冬至两天举行,参会人员包括了满朝文武(中央官员及地方官员代表),各国番邦使臣,以及十二卫中的军方大佬。
用沈里的理解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大年初一的大朝会比冬至的要更特别一点,因为后宫也要派出代表参加,甚至沈里这个太子妃还全程参与了整个朝会流程的后勤主持工作。
沈里上辈子就是个清澈且愚蠢的男大,不要说接触了,他连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
在紧张的同时,说实话,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激动的。
这也是沈里昨天那么忙的原因,他不只要忙除夕夜的宫宴,还要提前监督殿中省尚舍局的宫人对无为殿进行的陈设布置,各种朝臣站位的区域划分,光是殿内殿外帷帐的学问就已经乱的沈里一脑门子官司。
什么文官武官的帷帐颜色要进行区分,京官和外官的材质要有所不同,还有什么品级上的区别啊,不同番邦的习俗忌讳啊……
这些不需要沈里一一去管,他只需要指挥合适的人去做,但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因为一旦事情闹大,他这个太子妃肯定要被追责。
上一篇:师尊总嫌我不够叛逆
下一篇:卧底助理,但深得上司欢心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