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东西已经搬得差不多,江济堂又说:“还有一车东西,我现在去拿。”
“啥?还有?”大队长摸着脑袋,“桌子椅子,黑板,体育,不都有了么?”
“是人家退下的窗帘布,我讨了来。那些布料还不错,正好给孩子们做件校服,要怎么做,就得麻烦巧手的大娘大婶了。”
“窗帘布?”大队长被这个答案震慑到。实在这个年代工业不发达,家家户户都缺布,攒几年才能攒出一件新衣服,他实在不理解讨要能讨来免费布的世界。
等大队长回神,江济堂早就开着车走了。
又是半小时,他回来了,后车门一打开,他们就看到车里叠着一种浅蓝色的布料,上面还有白色的竹叶花纹。
这些布料从底部一直叠到车棚顶,大队长都愣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布,就是供销社都没有。
“同志,这些布料都是给孩子的?”
别说大队长胆小,声音都哆嗦,其他人吞咽着口水,问都不敢问,还有人被一车布料震撼,整个人都要傻了。
“嗯,村里有仓库吧?这些布料都搬过去吧,凡是上学的孩子,都给做一件,做大一点,可以穿到毕业。有剩下的,给下一批入学的孩子,一直到用完为止。
“不过,我可有条件,只要上了学,就得把小学念完,否则,得赔衣服钱。”
大队长一下明白了他的意图,连连点头:“好好,我明白了,小同志你放心。”
他又对其他还在震惊的村里人说:“都听见了吧?这些是要给入学的娃娃做那个校服的,入学了才有,得签字,保证娃娃读完小学。否则得赔衣服钱。”
“真免费送衣服?”
“签了字,送娃娃上学,送!”大队长都破音了。
免费衣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原本不是那么想送孩子上学的人都意动了。
一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才几毛,但是能白赚一件衣服……
见目的已经达到,大队长让人把布料清点一遍,再放进仓库。到时候他安排村里巧手的妇女做衣服,给她们算工分。
大队长安排人搬运珍贵布料去了,现场就让村支书指挥。
“小同志,那三个是啥子?”村支书指着最后一排两个显微镜和标本盒子,别个东西都是住集体宿舍,就它们三个独门独院,肯定是好东西。
“那是显微镜,让咱们的孩子认识世界用的,到时候我示范给你们看。”
村支书没听懂,但旁边的校长已经激动得整个人都颤抖起来:“是生物显微镜?这几个都是?是多少倍数的?诶诶,我来拿我来拿,你们别动!”
校长和几个老师爬上车,小心翼翼把三个箱子抱下来,几双眼睛期待的看着江济堂:“小同志,咱们去学校里示范一下?”
“行,把那些板子,那几个大袋子,还有那些电风扇和电灯都带上,要小心一点,东西容易坏。”
其实都不用江济堂提醒,整个村子才有一个广播和一盏用来开大会的灯,他们可知道灯是容易坏的稀罕物。至于电风扇,没听过,但一看这造型就是要花工业票的,肯定也很贵,哪里敢随意拿着玩?
于是一群人大包小包往学校所在方向走,还有一部分年轻人留下来,美其名曰‘保护卡车’,其实就是想凑近了摸一摸。
走过好几道弯,他们终于到了落在山脚下,被溪流和杂树包围的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更像是有一个大院子的民居,是这边少见的砖瓦房,一共四间,后面还有老师办公室和厨房,还搭了竹棚子。
桌椅都送进教室,钢琴放在办公室,球放进小木屋,一切井井有条。
在众人隐隐期待的目光中,江济堂走进这间村里人引以为傲的学校。
房子前头的地得有个两三百平米,虽是泥地,却很平整,似乎用重物来回碾压过好几遍。现在两个篮球架一左一右放着,有几个小孩抱着篮球兴奋的玩着拍皮球的游戏。
而和‘操场’连着的就是四间红砖房子,每一间都带着两扇玻璃窗户和一扇木门。宽宽的屋檐下挂着不知道哪儿来的铁锹头,大概是作为‘上课铃’用的。
教室里,桌椅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此刻正有人抬着讲台桌进来,并且挂上三米长的黑板。
“上一点,哎哎,歪了,往左,再往右……”围着教室的村民在那瞎指挥,气得几个抬着黑板的年青人都要撂担子不干。
好在最后黑板还是装好了,窗口探过来几颗脑袋,脸上都是皱巴巴的老橘子皮,目光里那对神圣知识的向往却一如当年——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
“真好看啊,咱们孩子以后能坐在这么好的教室里学习?”
“还是新社会好,我老马家也能上学认字了。”一个老人笑得眼褶子都闪着泪光。
“你老马家祖上可是富农。”
“富农咋了?富农也是一天两顿,一顿干一顿稀,富农不也是泥腿子?书记,啥时候开学?我让几个孩儿都来上学,女娃子也来上学。”
“可说好了,女娃子也来。”村支书还没说完,村里妇女主任先应声,“这么好的学校,咱不能让它空着,女娃子也得来上学。”
“女娃子上学没啥子用。”人群里一个老人低声哼哼。
“你说没啥用就没啥用?你是领导?领导都说有用,你说没啥子用,你比领导还能?”
村里人讨论得热闹的时候,安排完布料入库的大队长急匆匆跑来,生怕自己错过。
“小同志在干啥呢?”
“摆动那个铁叶子哩,我也不晓得他干啥。”
江济堂已经把两个电风扇和两个日光灯拿过来,村里没人会装这个,没关系,他会。
他们就看着这个白白净净的城里小伙戴上安全头盔,搬过来高脚凳子,然后从一个箱子里拿出锤子、钉子之类的东西。
“小同志,你这是干啥?”
“装电风扇,装电灯。”江济堂找到了位置,已经开始砸钉子了。
“啊?”大队长一愣,犹豫着问,“要扯电线过来吗?”
虽然他们村里已经扯了电线,还安装了大喇叭,可这个东西实在贵,账户上没什么钱了。
“不用,我带了太阳能发电板。”
“那又是啥子?”
这下就是最聪明有知识的校长都没听懂:“太阳能发电板?”
江济堂也没解释,他在两边墙上装好电风扇,再在天花板上装了日光灯,把电线拉好,固定住,再装好开关。
村里人看着他坐在两米高的高脚凳上仰头作业,都替他操着心,还好人还是安安全全下来了。
接下来还有其他三个教室,虽然他们有心帮忙,但电风扇和电灯太贵重了,他们又不懂,就不敢动手,只能看着江济堂熟练地装好。
最后便是太阳能发电板,这个稍稍容易点,在屋顶安装好,接好线,最后将开关等物固定在学生们接触不到的位置。
蓄电池里已经有一些电,接上之后打开开关,灯亮了,电风扇也摇着头转动。
光落在那一双双惊喜的眼睛里,风吹着他们的脸,每个人都有一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梦幻感。
“没风,铁风车咋转哩?”
“妮儿,爷带你去吹风。”
深秋的季节,冷得都穿上薄袄了,这会儿却有一群傻子一个个进来感受风扇吹出的风。风扇头往哪儿摇,他们就往哪儿走,四五十的人,和他们的孙孙一样。
生平第一次,他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大家都吹风去了,人群中只有校长激动地指着屋檐上那些光伏板,那双已然苍老的眼睛里猛地绽放出对知识的渴求:“我能学吗?”
“能。”
“真好,真好。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176章
江济堂把围着太阳能发电板团团转的校长拉过来,教他看显示器上的电量,也和他讲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原理。
上一篇:反派总是背黑锅
下一篇:瞎眼美人误入无限游戏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