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跑进城中。
一直注视那身影消失在沂都人来人往的城门里,谢意才开口:“成纪,你知道……”
还没说完,成将军先一步主动回答:“殿下,属下没有喜欢过人,不懂感情,人生无趣。”
谢意:“你……”
“你可知自己越来越多嘴?跟谁学的!”
成纪看出来了,殿下教训不了那个,要在自己这里找回场子,只能低头认错,“属下知错。”
片刻后,终于如期听到面前传来悠悠一句,“本王如今,好似越来越懂何为情之所钟。”
成纪:……
-
又是在平安村看诊,又是奔走百里还被他欺负那样。
回到都城,时暮先回海棠巷的家中养了养精神,才开始看诊。
然后,抽出时间去平安村复诊,村民们这段时间有按照嘱咐,多吃黄豆,一直无人发病,时暮去的时候,村里一派喜气洋洋,在商量着给时暮和裴育送块匾。
“行,直接送到太医署。”
克山病发病的必要条件是缺硒,但其实是缺少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了吃黄豆,还要增加其他的营养。时暮为村民制定了更全面的食谱,让他们按照着来调整饮食结构。
几天后,接到太医署的传召。
时暮进宫,来到太医署诊堂,还未进去,便听到里面传来讥诮的笑声。
第78章
“裴大夫,这是太医署,你说这种玩笑话,不是惹人耻笑么?”
时暮听着这声音还有些熟悉。
紧接着又是另一道熟悉的声音,话里话外都是嘲讽,“若是豆腐能治病,还要咱们这些大夫作甚?人人都去豆腐西施那里不就好了?”
原来是关于自己和裴育用豆腐治疗平安村之事,听着这些人是在找茬啊。
时暮进门,隔着天井,看到除了王太医,诊堂中还坐着上次一起考上甲级的两名医士,年纪都已近四十,想必也是过来听候太医署差遣的,坐在椅子上你唱我和地议论着。
一个摇头讥诮,“裴大夫莫不是没能完成平安村的公务,说这些故弄玄虚?”
另一个不屑撇嘴,“不是我们不信,实在是裴大夫这说辞太过荒唐。沂都子弟平日里谁不喝个豆浆,吃个豆腐脑,也没见个长命百岁,无病无痛啊?”
两人一起讥笑,“按裴大夫说法,不如将和剂药局改成和剂豆腐坊怎样?”
裴育被两人气得脸颊涨红,“豆腐疗法是时大夫亲自解剖病患尸身后发现的!若没有他,平安村还在受那疫病折磨,两位大可以去平安村看看!”
听到解剖尸身,那两位医士惊异地对视了一眼。
一个正色不满,“解剖尸身?他对死者如此不敬,愧为医士!”
另一个意有所指,“裴大夫,您裴家家风清白,还是少和东市那等出身不正的哥儿大夫接触,以免落人话柄,丢了裴家脸面。”
话音刚落,听到有人扬声道:“裴家在沂都那是响当当的医学世家,也就我裴哥还能丢丢脸!”
两位医士看过来,见这哥儿背手跺步走进诊堂,非但说话不客气,脸上的表情更是毫不友善,话音一顿,冰凉地睨过来,“不像有些人,没脸没皮的,想丢脸都没得丢。”
两人表情顿时有些难看。
考甲级时,众人也见过他一张利嘴,回敬公孙鹭,知道和这哥儿吵起来讨不到好。
其中一个还是心里不愉快,小声嘀咕,“一个哥儿,当了甲级医士又如何。”
时大夫认真发问:“怎么滴,踩着你脑袋拿的第一就这么不服气?”
“你!”
这时,王太医视线扫过众人,淡漠地制止了争执,然后吩咐四位医士前往大觉寺,继续处理那边的时疫。
大觉寺的时疫居然还没结束。
四位医士穿好白衫,跟随王太医往宫门走去。
路上,时暮听到不远处的那两个医士又在嘴欠,“某些大夫不会又拿着豆腐去大觉寺治时疫吧?”
“信誓旦旦说豆腐有效,不知这大觉寺僧人天天吃豆腐,怎么还会得时疫呢?”
直接大声讥诮道:“这么喜欢蛐蛐别人,下辈子也别当人了,当蛐蛐去呗。”
两人闭起嘴,快速往前走去。
裴育侧目看过来,冲时暮敬佩一笑。
如今,自己已经准备好为那个男人献祭小命,当王妃就要有王妃的气势!
对这些个渣渣,来一个骂一个,来两个骂一双。
众人来到太医署所在方位的小宫门前,还没开门就听得外面有些呜呜泱泱的声音。
一众医士满心疑惑,忍不住将视线凝聚在厚重宫门上。
守门侍卫将宫门拉开,众人看到外面聚集了一大堆衣着简朴的平民百姓。
男男女女,扶老携幼,看到身穿白衫的太医署医士,似想走上前来,又在带头村民的提醒下,纷纷停下脚步。
隔着一段距离,一整片百姓,前前后后,尽皆跪倒在地,七嘴八舌的喊道:“感谢时大夫,裴大夫,还有太医署众位医士救我们平安村六百多口人的性命!”
如此多的人,场面甚是壮观,顿时叫走在路上的路人,打马而过的贵子纷纷驻足。
时暮和裴育立刻看出来,他们是平安村近乎全村的村民,对视间,神情不禁动容。
时暮虽然知道平安村村民在给自己准备牌匾,但没想到,他们会全村出动,来到这太医署宫门外等候感谢。
时暮看到里面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甚至还有那个恙虫热的西南女子,七十多岁走路都费劲的周婆婆,和孙儿小星。
小星和大人们一起匍匐在地,天真快乐的视线却不断地往前面时暮这里飘,咧嘴笑得露出满口缺牙。
时暮和裴育急忙上前,搀扶众人,“周婆婆,王大叔,你们快起来!”
“不用这样客气!”
可一众村民好似已经商量好了一般,都无比坚决地跪着,等待带头村民继续高声说道:“平安村疫病肆虐三年,无数亲人离世,男子变鳏夫,孩子变孤儿,白发人送黑发人。若不是时大夫、裴大夫不辞辛劳的日夜救治,平安村只怕要就此消失于世间!”
虽然只短短的十几天,但回首时,似已是过了一辈子那么久,想起身处地狱般的过往,一众村民都已眼泛泪光。
带头村民掷地有声,“如果不是时大夫、裴大夫竭尽全力查明真相,又把一块块豆腐送到平安村,替全村人驱除疫病,我们永远都会如同活在黑白无常的利钩之下,不知何时就会被勾走性命,两位大夫就是菩萨转世!我们全村人无以为报,只能送上牌匾一块。感谢时大夫、裴大夫的救命之恩,感谢太医署的救命之恩!”
他语调愈高,情绪逐渐激动,到最后一句话,已然是声音哽咽。
然后,带着一众村民齐齐俯倒在地,庄重叩首。
路人都在不住地议论。
“太医署发生了何事?”
“似是那有名的疫病村被太医署的医士治好了。”
“我怎么听到说是豆腐治好的?豆腐能有这般功效?”
“殊不知,若医术足够高绝,草根白米皆能治病。”
平安村遭遇克山病三年,年轻人不死的也离开了村子,这堆人中,不乏小孩老人,他们从山村里走如此远的路,来到这巍巍皇城前,用跪地磕头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不但叫人于心不忍,亦叫人满心感动。
“大家真的不用这样!”
“对!大家快请起,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大夫该做的!”
两个人搀扶半天,村民们还是坚持磕完了三个头,才起身,带头村民看向后面。
之前在坟地里阻止时暮解剖的两位村民一左一右,端着一块黑色的方形牌匾走上前来。
牌匾上写着,“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八个金灿灿的大字。
看着便能感觉到身为医生的意义,如一股暖流激荡心间。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