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13)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5:04 标签:穿越时空 励志 科举 轻松

  谢宁则终于可以从忙碌中清闲下来,他从年前就一直忙活到现在,可算有了一点空闲的时间。可惜陆川还要上学,不能陪他玩乐,于是他便回娘家去蹭吃蹭喝。

  谢宁自从大年初二之后,就没回过谢家了,以前可是经常回娘家的。若不是谢明说宁哥儿准备开一间新铺子,有很多事情需要忙,谢父谢母都要以为他出什么事儿了。

  报纸发行那一天,谢宁往家里送了十几份报纸,他们才知道谢宁最近干了什么事儿。

  新铺子原来是这样的,不卖东西卖报纸。

  那几日谢宁确实很忙,既忙着第一期报纸的销售,也要忙着下一期报纸的选题。

  谢宁也是在定了新一期报纸的新闻主题,并定稿后才会给大家放假,如今报纸大火,翰墨书局既要加印第一期报纸,也要赶紧把第二期报纸印刷出来,而且第二期报纸暂定刊印十万份,加起来就是二十万份。

  翰墨书局的印刷坊,里面的印刷工日夜赶工,就为了印刷报纸。

  谢父谢母知道谢宁最近很忙,一直等他吃完饭,吃饱喝足了,才把他抓到花厅去问话。

  他们实在是对这个报社和报纸很感兴趣,京城里头一份的玩意儿,这几天把那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新奇。

  谢宁对这个还是很有自豪感的,一开始他只是想找点事情做,在夫君的建议下,基于自己对话本小说的喜欢,办报社发行报纸,每一步都是他亲力亲为。

  现在这报纸能卖到这样的程度,足够他骄傲自豪。

  于是在爹娘的询问下,他兴致大发,畅所欲言,把自己办报纸的经过全都说了。

  还说了自己就是报社主编安麓居士,谢母听到宁哥儿就是写出那两篇新闻故事的人,顿时惊讶得不行。

  她这个哥儿,一半时间用来舞刀弄剑,另一半时间便是用来看话本小说,没想到他还有写故事的天分,甚至还能当主编。

  不是谢母看不起自家哥儿,实在是他以前不学无术的模样太过深刻,她也想不到宁哥儿还能有这番际遇。

  面对家人的震惊,谢宁难得有些难为情:“干嘛这样看着我,我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吗?”

  那些男子以建功立业为荣,他一个哥儿为什么不可以?

  想到这,谢宁眼中的难为情顿时消失,然后涌上一抹难过,难道爹娘也不支持自己?

  觉察对自家哥儿情绪有变化,谢母赶紧说:“当然不是,只是想起你以前不爱读书的样子,着实没想到宁哥儿如今也会写文章了。”

  大嫂也打趣道:“是啊,当初看你读书时那个苦恼的样儿,还以为咱们家要出一个不识大字的睁眼瞎呢。”

  谢母笑道:“幸好你还爱看点话本游记,为了看这些书愣是学了些字,我们谢家才不至于出一个不识字的哥儿。”

  谢宁被他们说得不好意思,有些羞恼地喊道:“娘!大嫂!”

  谢母指着谢宁,朝儿媳打趣道:“瞧瞧,还说不得了!果真是有了事业,本事大了!”

  谢宁被这么一打趣,完全想不起刚才涌现在脑海里的事儿,什么男子哥儿的,反正他知道他夫君支持他,爹娘也支持他就够了。

  见娘和大嫂说得热闹,谢明便把谢宁拉到一边,跟他说起了报纸的内容,尤其是《修仙传》的后续,想要走个后门,了解后面的故事,好给他的未婚夫郎寄过去。

  于是就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谢明追着谢宁要稿子,谢宁即便知道后续,也不能给他说,只能拒绝。

  谢母由着他们闹,直到谢宁快扛不住了,才开口解围,然后在谢宁面露感激之时,提出了她的要求。

  “宁哥儿你那还有报纸吗?你那些堂姊妹们也想看看这报纸,只是外面卖完了,到我这说了一嘴。”

  紧接着大嫂也开口:“正好二叔要往北疆送信,嫂子也想送几份报纸回娘家,宁哥儿能不能给嫂子也腾几份?”

  谢宁眼里的感激戛然而止,不是要《修仙传》的后续,就是想要报纸,这他哪里还有啊!

 

 

第86章 再次

  凉州府。

  漫天风雪飞扬,寒风呼啸,野外没有一点活人行动的迹象,大地再次被白雪覆盖住。

  而凉州城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大家都抄起铲子和板车,努力把道路疏通。

  此时距离除夕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本来应该迎来暖和的春天,不料一场大雪再次来临,下雪量不比年前受灾时那场雪少。

  但他们不像年前那么无措了。

  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子里,石头和柱子两个人正坐在炕上,用手搓毛线。

  这两个小孩命大,从村里一路流浪到凉州府城外,在城外等待救援的时候,幸运地被分在了一群大男人堆里。

  军中的帐篷能睡八个人,当时官府的人直接安排了十五六个人一起睡,也正是因此,他们挤在一堆人中间,肉贴着肉,相互取暖,才能熬到赈灾队伍的到来。

  石头的双手搓毛线搓得通红,但他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

  “这火炕可真暖和,睡了这火炕之后,再也没有半夜冷醒过。”

  柱子的手同样搓地通红,闻言嘿嘿笑道:“我也没有,晚上睡得太舒服了,白天都不想起床。”

  石头:“现在就不用下炕了,这两天下大雪,不用外出干活,我们只需要搓毛线就有吃的。”

  柱子满足道:“感觉这日子过得比在村里还快活,能吃饱肚子,晚上睡觉的地方还那么暖和。”

  石头点头附和:“没错,要是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柱子感叹道:“发明火炕的人太厉害了,只用烧一锅水,就能暖和一晚上。”

  两人就这个火炕又称赞了一番,这是他们每天都会上演的一幕。

  时间慢慢逼近中午,外出铲雪的男子陆续回来,柱子和石头也收起了毛线团,出门为他们端热水暖和暖和。

  为了防止大雪封路,苏大人安排这些被安置的难民,去铲雪通路。

  苏大人自从来到凉州府,就接管了整个凉州城,一群难民滞留在城外也不是个事,但他也不能让这么多难民打扰城内百姓的生活。

  于是他找了一块地方,住在里面大多数是穷苦的百姓,把百姓迁了出去。然后把那块地方封锁起来,给难民居住,又不允许他们自由走动,侵扰到城中原来的百姓。

  城中百姓之所以不想让难民进城,怕的就是这个,现在苏大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迁出去的百姓,则被苏大人安排在城中富户的空置宅子里,并给他们盘了火炕,还有一定的经济补偿,能生活得更好又有钱拿,他们也就高高兴兴地搬家了。

  至于那些被占了宅子的富户甚至是官员,只能任由他占了宅子也不敢吭一声,他们倒是有不满,也得掂量一下双方的实力,尤其是谢博带来的精锐,可是随时跟着苏元的。

  难民被安排进难民区,也不是什么事就不做,等着朝廷的分发救济粮。

  这次赈灾的主要方针是以工代赈,难民们可以到官府的办事处领差事,完成差事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

  这个积分可以兑换粮食,兑换取暖的衣服。也可以存着,留到开春后兑换回乡的路费,或者兑换今年的春耕种子。

  总之这个积分的用处很多,难民们被积分制度吸引了目光,更加没心思跟着别人搞事情,一心奔在积分上。

  他们可是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吃饱穿暖活下去不是问题。

  普通老百姓只要能活下去,没几个敢闹事的。

  这个制度消除了很多往年赈灾时会产生的矛盾,但也不是一点儿都没有了,不过有谢博坐镇,他们也挑不起什么风浪。

  自从苏大人不知从哪儿得来了火炕的方子和搓毛线外,大部分男子投入到挖土盘火炕的工作中,妇孺则是搓毛线织毛衣,把这些难民安排得井井有条。

  其实毛线是可以用纺纱机纺制的,但凉州府这边没有那么多纺纱机,就安排人用手搓毛线,正好可以安置多余的人力。

  石头和柱子虽然年纪比较小,但从小跑上跑下,还是有点子力气的,便跟着大人们去抬泥土。

推荐文章

花田喜事

寡夫郎

暴君的小太监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摄政王人人诛之

一定要当暗卫吗

暗卫难当

我被迫造反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