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29)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5:04 标签:穿越时空 励志 科举 轻松

  结果这一检查就检查出问题来了,自家儿子每天下学回来,用完膳就躲在书房里,不是在认真读书,而是在做机关算数这种不务正业的东西。

  再找唐政身边伺候的人一问,才知原来他儿子从元宵后就开始这样了,下学回来就没碰过书。

  也就是春季季考还没开始,否则一场考试就能让唐政原形毕露。不过现在提前了。

  唐大学士怒不可遏,他这些年来,已经接受了儿子是平庸之资,但还是不能接受他如此懈怠。

  按照唐政的资质,努力的话,进士是不可能了,但还是能够考上举人的。

  大安建朝初期,可用的人才很少,为了尽快补充人才缺口,便颁下律法,拥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可以直接补官。

  如今过去了一百多年,每三年举办一次科举会试取士,皇帝登基时,还会有恩科。朝堂不断地涌入新人,官员早已经过剩了。很多没人脉的进士都要等候补官,更别说区区一介举人,举人补官的制度名存实亡。

  但唐政是唐大学士的儿子,补个官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就是官职会比较低。

  这就是唐大学士对自个儿子的规划,举人补官的官阶虽低,也没什么晋升空间,好歹是个官。

  没想到唐政考中秀才后,对学业就懈怠了。以唐政如今的态度,绝无可能考中举人。

  被唐大学士一顿训斥,并把他这段时间内做的机关都收走后,唐政虽然很不舍,但还是决定听他爹的话。

  他一贯不敢忤逆他爹。

  其实唐政觉着这跟那些纨绔子弟没什么两样,都是没什么成就,躲在家族的荫庇下度日。

  他和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他需要一份正经的活计,好不丢唐家的脸。

  唐政有些愧疚,他看得出来,陆川费心力给他出题,对他应该是有某种期望,如今他辜负了他的期盼,唐政不太敢看他。

  陆川笑笑表示不介意,大安人还没体验过科技带来的冲击,自然不会重视工科。

  知道陆川不介意后,唐政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情又低落起来。以后再不能做他喜欢的试题的,能带给他成就感满满的试题,从此就要消失在他生活里了。

  陆川看出唐政眼里的不舍,知道他还是想学物理的。

  天才放错了地方,那就是个庸才。唐政这种天才,要是搁他前世,那是要进研究院当科学家的,而不是在科举之道上被反复磋磨,磨掉他的斗志。

  陆川开口:“你有没有想过走另一条道?不走你父亲安排的路。”

  唐政茫然抬头,不走他爹安排好的路?那他能走什么样的路?

  根据他爹的分析,这一条路,就是最适合他的路。他既没有读书的天赋,也没有习武的天赋,否则就算文武不合,他爹也愿意送他对军中去挣军功。

  唐大学士只有他一个儿子,唐政想当个靠哥哥弟弟的纨绔都不成。

  陆川没有直说是什么路,只笑了笑便转身背着手看向窗外,不知在看什么。

  正在唐政疑惑时,陆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先帝一朝时,曾有一农户,因为研究出当地水稻增产的法子,以一介平民之身,被先帝封为九品农官,教导传播他的种植之法。”

  这个故事就在钟博士推荐的一堆书单里,陆川还仔细看了看。那位农官的增产法子,就是利用残余物资,堆肥制作肥料,以此达到增产。

  如今那位农官研究出的制肥之法,已经被传播到大安各地,每个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之后朝廷收上来的税收,都因此涨了一成,先帝高兴之下,直接给那位农官连升四级,晋升为七品的农官。

  唐府的书库种类繁多,这个故事唐政恰巧看过,陆川一说他就想起来了。

  但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陆川没有解答他的困惑,而是反问道:“现在若是有一农具,能够让农人耕地时更加省力,从而让农人有更多精力去开垦荒地,增加税收。你说圣上会嘉奖那个做农具的人吗?”

  唐政脱口而出:“当然!若是有人能研究出这种农具,我大安的耕地将会变得更多,天下万民便能吃饱肚子,那可是极大的功绩!”

  每个有抱负且励精图治的君主,无不想要治下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成就他一代明君的称誉。

  据唐政所知,当今圣上正是这样的君主。

  陆川转过身来,看向唐政,话语里充满了诱惑力:“唐兄可想当这个人?”

  唐政一脸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用手指着自己,问:“我?”

  陆川点头肯定:“没错,就是你!”

  唐政顿时摇摇头,满脸的不自信:“不不不,不可能,我怎么会做到呢!”

  不知为何,否认自己的时候,唐政心里闪过一丝失落,还有一丝妄想。

  万一他真能做到呢,陆川一向稳重,很少说玩笑话的。

  陆川笑道:“唐兄不必妄自菲薄,你这些时日做我给你的试题,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他给唐政传授那些物理知识的时候,确实是想传播科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个时代的农业太落后,很多百姓一年到头甚至没有吃过几顿饱饭,有些土地贫瘠的地方,甚至还有饿死的,数量还不少。

  陆川在花溪村时,虽然只种了几分地的白菜萝卜,没有真正种过地,但也知道拿个锄头锄地有多难。

  若是能生产出一个用人力或牛力,就可以轻易把地翻过来的工具,将会大大减轻农户的工作量。

  现在的翻地工具,还是沿用前朝的曲辕犁,唐政若能改进耕作工具,就算不被圣上破格录取,想必也不是一无是处,被唐大学士说是不务正业吧。

  而且除了耕地工具,还有播种的工具、收割的工具,皆有改进之处。

  至于工业发展必备的蒸汽机、纺织机,陆川打算等唐政做出点成绩后,再慢慢引导他研究。

  陆川对这些只有大致的了解,真要他研究,估计是难了,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唐政。

  唐政想到那些试题,什么结构、力学、向心力,运用那些知识,好像确实可以制作出更省力的农具。

  但他还是有些迟疑:“我真的可以吗?”

  陆川建议:“不如你先试着做一个。若是能够做出来,到庄子上试一试,到时候就知道省不省力了。”

  若是做成功了,还可以让唐大学士献上去,让他知道唐政的本事,别人也不敢吞了唐政的功劳。

  唐政陷入了沉思,一会儿想到他爹的脸,一会儿又想到那些机关和试题,两者暂时不能共存,他不知道要不要违背他爹的命令,继续研究格物一道。

  最后唐政决定听陆川的,去研究农具。反正不管他怎么学,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如花一段时间,去尝试另一条道,若是不成,他还可以继续读书。

  万一真如陆川所说,走出了另一条路呢!

 

 

第97章 变化

  今儿谢宁发现,陆川好像和前几日不太一样了。

  因为前几日相国寺发生的事情,陆川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学业,不仅在国子监努力学习,就是回到家中,也不肯松懈半分。

  每天除了用膳洗漱,就是各种练字背书写课业,跟他同在一个书房的谢宁都能感觉到他的刻苦。

  因为以往学习的空隙,陆川总会溜达到他这边,偶尔看看他的工作进程,偶尔翻一下下面记者交上来的新闻稿,稍作点评,权当放松心情。

  当然,谢宁有时候也会溜达到陆川那边,每当他看稿子看腻烦时,看一会儿陆川读书,他那抹沉静自若的气质便会感染自己,然后慢慢平静下来。

  用陆川的话说,就是能够补充元气,让自己有动力继续下去。

  这种萦绕在两人之间和谐又静谧的气氛,在那天之后就打破了。

  陆川不再分心,一心浸在那堆四书五经中,谢宁偶尔抬头看他,他却一点儿也不受影响。

  谢宁很不适应,但也不好去打扰他,书房保持了这种安静好几天。

  今儿却突然变回了之前的相处模式。

推荐文章

花田喜事

寡夫郎

暴君的小太监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摄政王人人诛之

一定要当暗卫吗

暗卫难当

我被迫造反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