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安国库虽然充裕了一些,但需要留着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灾害,没有财力和戎人大战。
只能选择这个温和的方式,一边用武力威慑,一边用粮食吊着他们。
以大安的兵力,也不是打不过戎人,只是如今北疆都渐冷,许多戍边的士兵都有些受不了,更北边的关外,只会更加严寒。
把戎人的地盘打下来,派人去驻扎戍卫也是个问题,倒不如留着戎人,让戎人挡着其他外族人的入侵。
而大安只需要防范戎人这一个外敌。
大安多了土豆和玉米这两样粮种,很多百姓都吃饱了肚子。
许老头年纪大了,向圣上推荐了席东当农司司长,席东去年正式任职农司司长,带人研究更耐寒的粮食种子。
唐政被委以重任,带领科研司的人研究更好用的采矿工具,以及采矿的安全防护工具。
树木生长期慢,大安百姓若想安全度过小冰河期,光靠木柴取暖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开采煤矿,降低煤炭的价格,让百姓们也能够用得起。
大安现有的煤矿产量极低,需要勘测新的煤矿来开采。
陆川因为前世了解的信息多,对煤矿有一点了解,于是就被圣上派出去寻找煤矿。
今年的雪刚开化,陆川就带着工部的人前往山西省,寻找煤矿并主持开采工作。
以陆川浅薄的知识,他不知道在大安境内有哪些煤矿点,但是他知道,山西省肯定有很多煤矿。
前世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山西省出现了不少煤老板,很多人因煤矿而致富。
所以山西省的煤矿产量是最多的,只要在山西省境内寻摸,一定能找到煤矿。
陆川的想法很正确,他来到山西省才半年,就已经带着人找到了三个大型煤矿,两个小型煤矿,就等着朝廷派人来开采。
唐政带领的科研司,需要实地考察,才能研制出更合适的工具,便一并来了大同府。
陆川这次出京没有带上谢宁和小果儿,气候变幻无常,百姓心中难免慌乱。为防百姓慌乱之下随便祭祀拜神,或者信奉邪教,谢宁需要待在报社做好安抚工作。
一篇篇气候科普的新闻,通过大安报纸和几个地方报社,传遍大安各地。
有些偏远乡镇,百姓很少能看到报纸,圣上还特意下旨,让当地的县令把报纸上的内容传到各个村落。
务必要让百姓明白,天气的变幻莫测是正常的,不是天罚,不需要祭祀请求神明的原谅。
既然谢宁还在京城,小果儿也还在读书,自然没有跟着陆川一起出京的道理,于是他只能和谢宁待在京里,父子两人相依为命。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陆川找到了不少煤矿,报社需要派记者去跟踪报导,也是让百姓们安心,以后冬天取暖有煤炭可用。
谢宁自告奋勇,带着几个记者,在明竹镖局的保护下,前往了山西省,任凭小果儿怎么哀求,都不为所动把他留在京城。
“阿爹,你就带上我吧,夫子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正好可以去游历一番。”小果儿抱着谢宁的胳膊哀求道。
谢宁收拾着自己的文稿,表情没一点儿变化:“不行,你好好在书院读书,想要游历可以过几年让你们夫子带队,我这次是有要事的,不能带你一个小孩出门。”
小果儿说:“我不小了,都快十一岁了,我可以替你跑腿啊!”
谢宁:“别都别想,给我老实待在书院读书。等我离京后,你是想去外祖家住,还是想在书院住宿?”
小果儿如今也长大了一些,书院的同学友好,谢宁可以放心让他住宿书院,还能减少上下学的时间,每天能多睡会儿。
小果儿果然被谢宁带歪了话题,当即道:“那还是住在书院吧,省得外祖母这么大年纪还为我操心。”
谢宁点头:“也好,我去问问泉哥儿想不想住宿,若是他也想住宿,你俩正好有个伴儿。”
小果儿突然反应过来,拍着桌子懊悔道:“不对,我是要跟你一起去找爹爹的,怎么说到住宿上面了?”
谢宁不理会他的纠缠:“既然你决定要住宿,那阿爹晚点让荷花给你准备住宿的东西,再让你苏伯伯多照应着些。”
小果儿缠了两天,都没能动摇他阿爹的决定,也就绝了那条心了。
于是小果儿和泉哥儿入学两年多,终于开始住宿了。
山西大同府,一个待开发的煤矿点,边上建了一些房子,其中最大的那间院子,正烤着火。
屋内温度暖和,谢宁陆川和唐政三人,一起吃着火锅谈论事情。
谢宁是一个月前到这里的,陆川和谢宁小别胜新婚,在府城里住了好几天,两人才一起来到煤矿区。
这些日子谢宁不仅采访了采煤的工人,还去采访了科研司的人,有关煤矿开采的困难,一天的平均产量等等都了解清楚。
本来谢宁完成了采访任务,是要准备回京的,夫夫俩在一起固然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了孩子,不能双亲都不在身边。
奈何命运弄人,在谢宁准备出发的前两天,又开始下起了大雪,而且连下了好几天,把路都封住了,压根就没法离开大同府。
好在雪停之后,官府的驿站还能送信,也不至于让小果儿空等。
唐政用公筷夹了几片羊肉到碗里,边吃边说:“现在地面结冰,采煤工作已经暂停,等来年能采煤了,科研司研究的采煤工具应该也能生产出来了。”
陆川往清汤锅烫了一些豆芽,很快夹起放到谢宁碗里,这里没有青菜,只能在屋里发点豆芽来吃。
“若是人手不够,可以到下面县城招揽工匠。”陆川说。
唐政点头:“暂时够用了。”
许是太久没吃青菜了,现在吃到豆芽,谢宁没有一丝抗拒,反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谢宁吃着吃着突然叹了一口气,陆川夹牛肉的筷子顿了一下,然后把牛肉放到谢宁碗里,才问道:“怎么突然叹气?”
谢宁说:“之前还承诺昭哥儿,一定会回去陪他过年,结果还是食言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在书院如何了?”
陆川安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突然下大雪,谁也不想的。”
唐政又下了一碗土豆粉条:“谢主编不用担心,我听苏幕说,昭哥儿在书院过得可开心了,天天带着班上的同学捣乱,上个月还被罚扫院子了呢。”
谢宁自从云南回京后,就公布了自己主编的身份,现在大家已经改口喊他谢主编了。
谢宁摇摇头:“准备过年了,到底是不一样的。”
“也是,以往每年过年,都是一家三口一起过,今年就昭哥儿一个人,他难免会感觉孤寂。”陆川说。
第283章 过年
“小表叔,帮谦儿放烟花。”一个小孩手里拿着一把烟花,递到小果儿跟前。
这小孩是谢瑾的儿子,今年五岁了。
今天是除夕,腊月廿三之前,白枫书院就给所有学生都放了假,小果儿一放假,就被谢母接到了侯府居住。
陆川还在山西省办事,谢宁则是因为大雪封路而回不来,府里也没个亲人,谢母不放心小果儿一个人在府里住着,在侯府里一住就住到了除夕这天。
谢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打叶子牌的打叶子牌,下棋的下棋,小辈们则是到院子里去放烟花。
据谢宁的说法,小果儿和他一样,特别喜欢在除夕夜放烟花,往年父子俩能玩一晚上。
可今年小果儿瞧着兴致并不高,连谢璟都叫不动他。
谢母瞧着心疼,宁哥儿和儿婿都不在,昭哥儿难免思念,父母之爱谁也代替不了。
她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大道理昭哥儿都知道,可这一刻的思念和伤感却是怎么也止不住。
无奈,谢母只好发动她的小曾孙,府里年龄最小,也是辈分最小的谢谦小朋友出马。
小果儿低下头来,谢谦小朋友双手高高举着,一只手拿着烟花棒,一只手捧着地老鼠,就等着他来帮忙点燃。
小果儿摸了摸谢谦的脑袋,兴致不高地说:“谦儿,去找你二叔叔吧,我现在不是很想玩烟花。”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