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能感受到钟博士的好意,知道他是个不喜欢矫情的人,便把感激压在心底,以后有机会再孝敬他。
吉时很快就到了,钟夫郎领着谢宁来到正厅观礼,陆川立在堂前,视线从谢宁进屋开始,就没移开过他。
让谢宁一个人去跟陌生的长辈相处,他怕谢宁会不自在。没想到谢宁看起来还挺……自在的,陆川只能想起这个词。
钟夫郎是个善良有智慧的人,会用包容的眼光看着谢宁,跟钟夫郎说话,谢宁觉着很轻松,一点儿都没有面对陌生人的不自在。
见陆川在看着自己,谢宁给他回了个笑容,陆川垂眸收回视线,静等陈祭酒的安排。
陈祭酒被邀请来当此次拜师宴的司仪。
陈祭酒看着不着调,实际上还是个礼仪大家,他本经治的是礼记,主持一个小小的拜师宴,那是手到擒来。
仪式进行得很顺利,陆川给钟博士敬茶,钟博士喝完茶,就算是完成了仪式。
陆川正式成为钟远光唯一的弟子。
然后钟博士给了陆川一本手札,里面是他这二十多年来读书的心得总结,是他半生的心血。
陆川有些不敢接,这么贵重的东西。
看陆川犹犹豫豫的样子,钟博士说:“我的知识都在脑子里,若需要随时都能写。”
陆川一想也是,老师写的手札,肯定是记在了心里,有没有这本手札都没关系。他就不一样了,若能有这本手札,他以后读书能少走很多弯路。
这么一想,陆川就大方把手札收下,并奉上谢宁特意寻来的松烟墨。
松烟墨难得,只有陈祭酒得弟子孝敬了一方,这一方松烟墨,他还藏着掩着不给人看,平时只有作画题字时用上一点。
另外两个友人都是只见过没用过。
现在看到钟远光的弟子居然给他送了一块松烟墨,真是各种羡慕嫉妒。
钟博士一看是这么贵重的东西,当即就要拒绝,几个好友只能一边忍着羡慕嫉妒一边劝他收下。
“此乃弟子的拜师礼,哪里好退回去的。”
“退回去不是打弟子的脸吗?还是收下吧!”
“你那手札也是价值不菲,不算占弟子便宜!”
“……”
第62章 新书
在好友的连番劝说下,钟博士这才勉强收下那方松烟墨。
陆川悄悄抹了一把汗,幸好没让宁哥儿把那些贵重的东西都拿来,不然真要如他所说一般,连人带东西被扫地出门。
仪式结束后,便开始用膳。钟夫郎和谢宁在另外的屋子,陆川则和老师招待他请来的好友。
陆川本来还挺担心谢宁会不适应,但看他和钟夫郎挺合得来的,便放下心来。
一桌五个人,只有陆川是小辈,斟酒布菜这种活,只好他来了。
席上钟博士没有说什么话,这三个好友倒是很识趣,吃人的嘴软,给陆川说了不少学习的技巧。
一顿饭下来,陆川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不少,尤其是陈祭酒和骆世州两个人,悄悄给他说了不少官场的八卦,这是钟博士一介教书先生无法接触到的。
陆川可以从这些八卦中,抽丝剥茧探寻到大安朝文官的行事规则,对他以后进入官场有很大帮助。
从拜师这一天开始,钟博士就已经开始为陆川铺路了。
钟博士当初就是因为不会做官,为人又太过固执,才被同僚排斥,他不希望陆川也落得跟自己一个下场。
虽然他教了好几年书,成熟了不少,但终究是再难回到官场了。
陆川现在的处境比自己好,有个侯府做岳家,但永宁侯毕竟是武官,终究还是不了解文官官场的内部运作。
钟博士轻易不收弟子,这次好不容易有看中的好苗子,自然要为他打点好一切。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至晚方散。
鉴于临近年关,事务繁多,钟博士也不要求陆川天天到他家报到,只让他派个下人过来,每天来交课业和领新的任务。
没错,拜师第一天,陆川就开始享受钟博士为弟子专门定制的学习计划,每天两道经义题、一道试论题,两道时务策论,除此之外,他还要求陆川每天作诗一首。
现在的科举中,诗词的占比并不大,因诗词太差而被黜落的考生也不是没有。
陆川的诗词实在太差,钟博士经常能听到教丁班诗词的夫子吐槽陆川,东拼西凑来的一坨,他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批改。
现在陆川已经是钟博士的弟子,这个沉重的责任就转到了钟博士身上,他不能允许自己唯一的弟子作出那么丑的诗词。
所以陆川的好日子到头了,其他都还好,唯独这诗词,是真要了他老命啊!他一个理科生,写点经史策论还行,诗词是需要艺术细胞的,他是真的没有一点。
结果就是陆川写得痛苦,批改他课业的钟博士也痛苦不已。
秉承着早死早超生的观念,钟博士每次都是先看陆川的诗词,再用他的策论来洗眼睛。
跟那狗屎一样的诗词比起来,钟博士看陆川的经义都顺眼了不少。
陆川该庆幸现在放假了,不用天天面对钟博士,不然他得被老师给喷死。
拜师回来后,陆川便一直在做钟博士布置的课业,前一日做的课业,第二天钟博士就批改好了送回来,那卷子上的批注,比试卷的正文还多。
至于谢宁,又投入主编事业当中,感兴趣的新闻写作和标题,就学得飞快;话本小说的点评以及内容审核标准的学习,也常常令他苦恼。
这对患难夫夫,每天的生活充实得不行,府中过年的事宜,是齐管家和刘嬷嬷张罗的,需要送礼的人家,礼品也是白玉斟酌着准备的。
他俩就是一对甩手掌柜,就等着过年了。
这样的生活过了几天后,陆川觉得不行,读书学习的日子还长,距离下次乡试还有两年半,他若是天天这么紧迫,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这几天谢宁有点跟陆川较劲的心态,想着陆川能为了科举,每天学习到深夜,不曾停歇,他不想比陆川差太多。
其实谢宁也有点撑不下去了,他平日里就喜欢练练武,看看话本小说,这些天一点娱乐都没有,谢宁从小没有什么博前程的压力,一上来这么大强度的学习,他要快受不了了。
在陆川提出要放缓脚步,偶尔抽出时间来享受生活的美好后,谢宁欣然同意。
于是谢宁又捡起了话本小说,这次不是作点评,而是真正以读者的身份,好好享受一本书的时间。
陆川平时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在现代最常做的解压之事便是看小说。这里的话本小说没有什么新意,便寻了本游记看,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次不是在书房那种严肃的地方,在两人的屋子里,一个侧卧在软榻上,一个仰躺在摇椅里,屋外下人走动洒扫,屋内一片静谧,只偶尔有翻书页的声音,悠闲极了。
荷花走进院子,来到正房门前,正待要敲门,被正巧经过的白玉看到,上前拦下了。
白玉说:“有什么事找公子?若是不急就晚点再来。”
荷花说:“急倒是不急,这不是离过年没几天了嘛,初二那天公子和姑爷要回娘家,绣衣房那边准备了几套新衣裳,来问公子姑爷想穿哪套?”
女子哥儿每次出席重大活动,身上的衣物饰品都要提前准备,男子也不遑多让。
今年是谢宁第一次回娘家,需要穿得隆重一些,作为他夫君的陆川,也不能穿戴得太差,不然容易显得两人不相配。
平日里陆川要上学,都是穿国子监规定的斓衫,绣衣房主要是拿不准陆川的喜好,所以托荷花来问问。
白玉说:“那你晚点再来吧!”
荷花不解:“公子今日不是说要休息吗?难道又学习上了?”
谢宁自从开始他的主编学习日程后,便跟身边亲近的白玉荷花说了他的办报计划。
三人几乎是一同长大,荷花与谢宁志趣相投,白玉则是谢宁做什么都包容,所以两人都很支持谢宁。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