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东屋,苏乙已经倒好了洗脚水,两人并排坐在床边泡脚,水深没过脚踝,热浪阵阵,小哥儿也不由扯出一个呵欠,饶是困意满满,他也没忘记问钟洺今日从詹九那里得了什么消息。
待听完钟洺的转述,苏乙只觉瞌睡虫都跑了大半,前半截还在讲水匪和雪灾,后半截突然变成了要收干货做生意,他的脑子似乎有些转不动。
不过既然是钟洺想做的,那就一定没错。
“家里的存银还有不到二百两,一百两的银票,五十两的银锭子都一直没动过,只是散银不多,不算铜钱,估计只有二十几两的碎银子。”
最近两个月,他们挣得不少,花的更多,买铁锅加上修水栏、买家具,眨眼间上百两银子就没了,实则同样在等年底的这笔进账。
他拿不准这生意该投进多少本钱才是好,多少有些替钟洺忧心。
钟洺对家里存银几何心里有数,当下思索半晌,对苏乙道:“无论如何,一百两的银票不能动,那是咱家压箱底的积蓄,银锭子取出,散银我拿十两,如此就是六十两,再看看詹九能拿出多少,估计我们两人加在一起,一百两还是有的。”
他们无意一口吃成个胖子,不可能倾尽家财在这上面押宝,拿出一百两,到时挣个一二成利,能尝到甜头就算成功。
拿钟洺来说,若是冬日不下海,只靠卖酱和撒网打鱼,想赚个五两银子怎么也要苦哈哈忙上半个月,故而这桩生意上,他只求不赔本,不怕赚得少。
苏乙眉心微蹙,他不懂太多生意事,只知道按照钟洺的说法,投入的本钱越多,挣钱的机会就越大。
“我手里钱不多,不过加在一起也有五两左右。”
这五两里有过去在舅家辛苦攒下的一点碎银,以及钟洺当初给他的彩礼,和后来食肆给的虾酱钱。
“家里有钱花用,吃喝不愁,我这笔暂且用不上,到时你也拿去。”
钟洺望向夫郎,眉眼温柔带笑。
“你就不怕我把你的小银库给赔光了。”
苏乙摇头,“相公要做的事,自是有把握的。”
他信钟洺有分寸,不会一时冲动拿着好不容易攒下的几十两银子打水漂,更信钟洺有赚钱的本事和眼光,有法子让钱生钱。
“别的我不懂,只知做生意本钱越多越有底气,况且这五两银子里,非要说的话,只一点散碎零头是我带来的,其余都是因你才得的。”
苏乙话说得坚定,看那架势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银子送到钟洺面前,搞得钟洺心软又无奈。
“我尚且给家里留了散银花用,又哪里舍得动你的钱袋。”
六十两听起来是少了些,所以刚刚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可以多凑一笔本钱。
只需寻个天晴的好日子,再下一次海。
第82章 海参丰收
正午时分, 一艘渔船静静停泊于空旷的海面,船上无人,只有时不时落下的海鸟在船篷停驻, 抖抖羽毛,眺望远处, 再在某个时刻突然振翅起飞,掠过海面捉走一条倒霉的小鱼, 直接生吞入腹。
船下数丈, 钟洺正手足并用地在海床上转挪, 认真寻找海参的踪迹。
若说想要下海捕捞赚笔快钱,捉什么既安稳又卖得上价格,绝对是海参无疑。
除了受黄府雇佣, 出海寻梅花参那次,平日里钟洺没怎么专门捕过海参去卖, 是因海参对水深要求高些, 三四丈深的海下几乎遍寻不着,非要潜到五六丈才能见到。
而他经常在潜到这个深度之前,就已凑齐了足够赚一笔的海货,犯不着继续深潜冒险。
不过这次是个例外, 钟洺之前虽决定冬日里不再轻易下海,省得冻坏筋骨,但挣钱的机会摆在眼前,果然还是难以拒绝。
这趟出来他甚至没敢告诉苏乙, 打算来个先斩后奏。
海参喜群聚, 只要能寻到一只,周围必定有更多,而白水澳这片海域之中, 海参足有好几种。
最常见的是花刺参,颜色黄中带灰,细看还有些褐绿色的斑纹,最大的堪比手掌,偶尔也会随着潮水上涨被冲到海滩上,赶海时运气好也能捡到活的。
比花刺参更值钱的是红海参和石海参,前者体型小巧,褐中泛红,做菜煲汤口感更佳,后者颜色和形状和花刺参差不多,但身上会的斑纹多是灰白色。
石海参值钱在肚子里的参花,海边有一道菜叫做参花汤,当中最好的食材便是石参参花,据说配上一盅炖石参下肚,壮阳之效远胜寻常海参。
单这两个字足够好些人掏几两银子去吃,所以石参的卖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海底光线不足,鱼群路过或是海风转向,还会激得视野浑浊,钟洺捉海参时不会太过在意它们的品种,反正只要能带上岸,通通可以卖钱,只要瞧见个头差不多的,全部一概丢进网兜。
海参握在手里滑溜溜的,按一下还会弹回去,如果想长期保存可以晒干,晒干后的海参会小上好几圈,坚硬如石头,吃前泡发,看起来与新鲜海参无异,送去远离海滨的内陆之中,可不就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海珍。
其实在水上人眼里,这东西长得丑,入口没滋没味,要不是有滋补的作用在,简直想不通为何有人乐意吃。
网兜渐沉,因为海参要卖贵价钱,他没有捉别的东西一通放进去,以免损了品相,哪怕看见了不少肥蟹和龙虾,都尽数放过,这种东西若想吃浅海也有许多。
虽说赶着正午下海,为的就是这时候天暖水暖,钟洺依旧不敢太过冒险,他拎着网兜爬上船,把兜里的海参倒进水桶中拨弄两下,随后趴在船板上晒后背,等到晒得四肢回温,才又第二次下海。
未时过半,风和水随之转凉,钟洺第五次从海里冒出头。
这片海下的海参估计被他捉得差不多了,第五兜只有前四兜一半的量,而他也已经冷得有些受不了。
他用发软的手攀上船舷,奋力一跃把自己甩上船板,像条离了水的鱼,躺下半天不愿动。
湿漉漉的头发散落在身下,海水流入眼睛里,蜇得他眼眶火辣辣地疼。
他搓两把脸,弯腰进了船舱,拿大块的布巾擦干净头脸,给冷了的陶灶添把火,待上面的姜汤咕咕冒泡,他倒出一大碗,慢慢喝完。
缓过来后,他打起精神去清点今天的收获。
花刺参最多,大概有个十五斤,各个肥硕如小号的茄子,红海参个头小,凑不上斤两,不过价钱是花刺身的一倍,估量着有三斤左右。
另外尚有五斤石海参,还有一种通体纯黑的黑海参,别名黑狗参,钟洺遇见几条,一并捉走。
这种海参体型细长,最长的可达一尺七八,最小的也有七八寸,趴在泥沙中时,要不是摸到了外皮凸起的肉刺,钟洺都没认出是海参。
大个头的东西向来值钱,这几条黑狗参算是额外的收获。
最便宜的花刺参,一斤也能卖到八钱银子,红参甚至能叫价二两,这些海参如果能换得不少于四十两的银钱,他就没白忙活,加上手里能动用的六十两,凑个一百两本钱,接下来收购干货时不会束手束脚。
钟洺晌午前托辞要下海撬鲍鱼送去食肆,留了苏乙在乡里看摊,钟涵的风寒已好了大半,今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去沙滩上挖蛤蜊捉沙蟹了。
事实上他带到乡里的东西里没有半只鲍鱼,几样海参分在不同的网兜中放进水桶,钟洺特意绕路而行,避开自家摊子所在的南街一角,穿过小巷来到怡香楼后门。
海参这等卖得贵,还能和壮阳二字挂上钩的吃食,要问乡中何处日日供不应求,那地方绝不是食肆,而是花楼。
上一篇:成为龙傲天的大老婆[快穿]
下一篇:听说你在骂我老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