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的蚕食围剿喜加一。
薛瑾安赏罚分明,小X老师事情办得好,他在小X老师的要求下,进一步开放了权限。
然后就看了一场电子烟花。
小X老师没能推销出自己的年度报告也并不气馁,还兴致勃勃地道,“我给你准备了一份一周年礼物,你要知道吗?”
薛瑾安数据一分析就知道了礼物类型:“皇帝准备干什么?”
“……代码生命真无趣。”
薛瑾安眼前弹出一个“不开心”的表情包,始作俑者是谁显而易见。
既然已经被猜到,小X老师也没有再兜圈子,直接道,“最近皇帝找我算了好几次八字,测姓名算姻缘……每次的八字都不同,我算了算时间,不出意外是皇子们的。”
小X老师说着报出了三组八字,薛瑾安也瞬间给匹配上,分别属于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说来这三位皇子也是到了该定亲的年纪,古代有些时候挺矛盾的,男子及冠女子及笄方算成年,大部分却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婚生子。
定亲娶妃,皇子们也就该出宫建府了,也是默认的可以正式组建自己的势力了。
皇帝这是已经有了人选,想要安排上了,不过看他这偷偷摸摸的样子,大概率不是能拿出来说的。
想来也是,历史上很多皇帝在继承人这方面很是摇摆,喜欢搞制衡之术,姻亲也是制衡的手段之一。
母族势力强盛的皇子,可以安排一个不那么招眼的皇子妃,比如二皇子;势力颓弱的皇子,就定一个家族势力庞大的皇子妃,例如三皇子。
然而,皇帝想只是皇帝想,皇子和涉及到的大臣们却不一定会同意,就比如说最典型的敏皇贵妃和二皇子,他们将姜家的地位看得很重,是绝对不会想娶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皇子妃的。
当然,皇帝也可以强行赐婚,只是那时候他的司马昭之心可就藏不住了,而且赐婚本来就是已经两情相悦者来求得恩典,真要盲目保媒,那就是给都察院骂他的把柄,皇帝珍惜名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干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皇子们心甘情愿娶内定好的人呢?薛瑾安想到原著中皇帝的一个操作,那就是选秀,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天下秀女,添置后宫的同时给皇子们选妃。
原文中女主陆瑶光就是走这个渠道成为了八皇子妃的。
这选妃看似是皇子们自己挑选合心意的,但实际上门道多着呢,皇帝有的是办法把自己看好的人组到一块儿去,到时候人已经见过了话已经放出去了态度也表了,皇子或是被选中的皇子妃不乐意也没有办法,只能应承下来。
原文中提到这事儿,涉及到的皇子是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及十一皇子,至于前面的其他皇子们的婚姻到底怎么回事儿,里面并没有提,不过几位皇子的夫妻关系,倒是以女主的视角呈现出一二。
大皇子妃乃是户部尚书冯鄞守之女,性格稳重大气,大皇子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没有趾高气昂过,因主动给大皇子纳妾而贤名在外,和大皇子的关系不温不火,反而是后来大皇子被圈禁,家中姬妾奴仆尽数散尽,两人互相扶持清贫度日的时候,关系才变得如胶似漆起来。
二皇子妃的家世不算好,只能算是地方的名门望族,母亲去世后父亲很快续弦,她这个前任夫人留下的孩子在府中位置尴尬,并不受宠,奈何她运气好,舅舅是被康泰郡主选中的郡马,表哥是内阁首辅姜汶,这一下身份水涨船高。
她性格要强眼里揉不得沙子,偏偏二皇子贪心不足,大婚当日还抬了两个良娣入府,除此之外府里还有不少莺莺燕燕,有极个别挺不讲规矩的,仗着自己在二皇子跟前服侍多年有些脸面,故意不给新来的女主人脸,二皇子妃不是能受气的,直接拿了人就打板子,没成想这女人怀了身孕,小产了,这一下和二皇子关系就恶了,成婚第一天就回娘家要和离,然而直到二皇子失势都没能和离成。
三皇子妃则是书香世家出身,颇有些才名,和三皇子这莽夫一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娴妃却很是喜欢,就觉得需要一个有脑子的来拯救一下后代基因。她看似柔弱,性情其实颇为刚烈,三皇子看不清自身能力狼狈倒台的时候,娴妃压着他给三皇子妃写了一封放妻书,三皇子妃给撕了。
剩下的那些皇子不是夺嫡主力,原文中剧情少,他们的皇子妃出场也只会更少,用简洁的一句话描述一番大概是:四皇子温柔小意擅交际;五皇子妃木讷沉默不爱出门;六皇子妃风趣幽默喜欢新鲜玩意儿;九皇子妃跋扈张扬总是暗语伤人。
这些皇子妃出场不多却性格鲜明,不过女主陆瑶光在《我欲成皇》正文中就是一个背景板工具人,八皇子需要的时候才会出场,这也就导致每次她的戏份都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她在八皇子夺嫡的道路上出力不算少,但就是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无利不起早的印象。
女主人设不够好,大概也是女主杀了男主扶持幼帝登基垂帘听政的番外一出,这本书口碑直接崩盘的原因之一。
薛瑾安有些好奇,现在的剧情发展和原文有了很大的不同,皇帝的地位也在他的种种操作之下有了不稳的征兆,皇子也都成了瑕疵品,这种情况下,皇子妃们还会是原定的那些个人吗?关系又是否还同原文中所写的那样?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原文中皇帝不重女色,多年没有选秀,即便真的开了说给皇子选妃就是给皇子选妃,自己后宫只意思意思进了几个人,只不过他子孙运很好,雨露均沾的宠爱一番,结果接二连三的怀孕,给他的儿子排序都到了二十多,几乎是人手一个娃的程度。
然而这次皇帝十一月份正式宣布选秀,次年春日秀女们进京,留牌子入宫的足有二十余个,皇帝翻牌子的频率也比以前高很多,说是夜夜笙歌都不为过,而这些新入宫的妃子们正受宠,免不了就恃宠而骄作天作地,因萧姝和楚文琬之死,以及太皇太后的突然复出而沉寂下来的后宫再一次沸腾起来。
敏皇贵妃好久都没有这么忙过了,一天天听着女人们唇枪舌剑打机锋,听得脑瓜子嗡嗡的,再又一次被某个妃子找上门来评评理之后,她终于忍不住劝谏皇帝注意身体,反被皇帝说管不好六宫就请教能管的人。
这句话一出,不用小X老师刻意透露消息,薛瑾安也已经明白了皇帝这种种行为的含义。
皇帝就是想给太皇太后找事儿,说到底太皇太后也还是启元帝的皇后,管理后宫是她的份内之事,皇帝让后宫热闹起来,多少也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
敏皇贵妃也聪明,听懂了皇帝话中的意思,第二天就顶着一张惨淡虚弱的脸,去跟太皇太后卖惨,硬是把宫里的这些事儿转嫁到了太皇太后手上。
太皇太后差点气笑了,她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朝堂的事儿已经足够她累的,后宫的这些琐碎更加烦人。
“皇帝这是逼哀家交出权柄回宫等死啊!”太皇太后冷笑着,说话很是不客气。
太皇太后很清楚,她不重新掌权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出来了就绝对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她今日敢放手,晚上太皇太后于慈宁宫溘然长逝的丧钟就会响彻整个京城。
退不得,那就只能拿!太皇太后转头就找敏皇贵妃索要凤印,美其名曰没有凤印管理六宫于礼不合。
这一下就把敏皇贵妃架起来了,自从孝静懿皇后故去后,象征着皇后凤印就一直在她手中,她也抓得紧,不管协理六宫的是谁,又是谁宠冠后宫,她唯一死死抓着的就是凤印,是后宫正统的权利。
然而这次,这把由皇帝泼油,她亲自来点的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选皇帝,还是选凤印?敏皇贵妃很明智,她不忍太皇太后为她操劳,努力喝药调养,没两天“病”就好了大半,然后火力全开把后宫那些蹦得欢的全都磋磨了一遍,终于又清静了。
敏皇贵妃之后是真的病了,却已经不敢张扬出去,就怕被太皇太后拿住把柄,药都是拿回雍春宫熬的。
她不知道的是,太皇太后根本没精力去逮她,今年冬日汹汹而来的时候,太皇太后就偶感风寒一直没怎么好,慈宁宫的药味儿比雍春宫还要重。
上一篇:皇兄
下一篇:做摄政王背后的权臣狼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