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夏子原本也是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不加伺候的奴仆),父母说起来也都是簪缨世家的少爷小姐,只不过家族庞大,他们又都是旁系,分家的时候分到的财产有限,等到他们手里的家产已经很薄了,他们两个又都不擅长经营,不到三年亏出去五个铺子,小夏子那时候每天睡前都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一觉醒来就成了破落户,要流落街头去了。
后来是他那自小会读书的大哥实在看不下去,把父母的管家之权给收了回去,恰逢当时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来家中小住,他便将管家之权暂且交由她。
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夏子并不知道,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像父母的孩子,不会读书也不会经营,也就勉强在习武方面有点天赋,可惜他还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惰性子,最后也就轻功学出了点东西。
小夏子见家里没有要败落的危机了,不安分的心就躁动起来,跑江湖上闯荡去了,闯荡没闯荡出个什么名堂,转头发现家里被灭门了,都说兄长喜欢上一个江湖女子,厌弃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结果遭了报应……
他语无伦次的交代着,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他完全没有注意到玄十一横在脖子上的力道松了松,让他能够清楚的将话吐露出来。
薛瑾安将玄十一的所有小动作都收在眼底,从他突然出现一副要杀小夏子的样子,薛瑾安就知道,玄十一是在救他。
小夏子讲得故事有点耳熟,薛瑾安很快就回想了起来,“庄妃谢红英。”
“什么庄妃?”小夏子被薛瑾安逮住的时候,庄妃的都还没进宫呢,自从到了昭阳宫之后,他就一直没怎么接触过人了,别说听说传消息,他连说话都快不会了。
他脑子缓慢转动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眼睛瞪大,猛地从地上窜了起来,“谢红英,临渊侯府的小姐谢红英,她入了宫当了妃子?她竟然入了宫当了妃子?!”
小夏子表情扭曲起来,似乎终于想明白了,白着脸惨笑道,“他们都是一伙的,谢红英和安王是一伙的!”
“谢红英进宫一定是为了皇后之位,只有皇后之位才能进入未央宫,里面藏着先帝的传位圣旨——传位给慧贵妃之子安王薛显的圣旨!”他掷地有声地说道。
薛瑾安闻言却忽而眉梢轻挑,眼眸看向了油画上那对靠在一起的男女。
“你是说,安王是慧贵妃那个本该流产的孩子?”可怎么更像张景华和其妻子的,却是那位平亲王世子?
第161章
所有人都被小夏子这突如其来的一番爆料给惊住了, 面上的表情是难以控制的空白,思绪一片混乱,根本找不到思考的线头, 他们只能下意识地看向主心骨——面无表情的薛瑾安。
薛瑾安在沉思,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判断有误。
纵然, 这世上长得相似之人非常多, 有些陌生人的五官相似度高到代码生命都会忍不住想打开老天爷的数据库看看模版是不是太少了,但长得这么相似,连这种浅色的眼瞳都复制到,并且身份也对得上的,是巧合的概率低于1%。
而且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别忘了,这是小说世界——实际上, 现实是不需要逻辑的,剧情发展往往癫得人反应不过来,但小说发展是需要逻辑支撑的,无理由的巧合太多会被读者认为作者牵强附会, 强行制造看点。
因此小说里的种种巧合, 往往意味着背后还有隐藏剧情。
综上所述, 平亲王世子和安王身份有异的可能性无限接近百分百。
薛瑾安代入上面的已知条件,结合数据库中相关线索,得出两个结论:一,慧贵妃就是蛊神医张景华流落在外的女儿, 当年蛊神医入宫就是为了给慧贵妃看病续命;二,安王和平亲王世子的身份从一开始就被调换了,而调换者显而易见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先帝。
迄今为止,对于慧贵妃腹中的孩子对外的说法都是流产, 之后身体虚弱情绪不佳,不到两年时间就郁郁而终。别的或许能作假,但慧贵妃的病还牵扯上了太皇太后,以太皇太后的性格必然是不可能被糊弄,所以慧贵妃的虚弱大概率是真的。
那样的慧贵妃基本做不了什么,太皇太后也不会允许她做什么,慧贵妃在宫中根基薄弱,心腹势力基本等同于没有,她就是攀附在先帝身上的菟丝花,最多能吹吹枕边风,是以,太皇太后都根本不拿她当一回事儿,手段也都是朝着先帝而去,拿捏住了先帝,慧贵妃就翻不出什么浪来。
思来想去,能瞒过太皇太后耳目悄无声息完成“狸猫换太子”,还能让当时是皇子的平亲王心甘情愿当便宜爹的,也就只有先帝了。
至于先帝到底为什么不昔混淆皇室血脉也要这么做,或许是觉得这孩子的存在对慧贵妃有碍,或许是觉得当时正在气头上的太皇太后绝对不会留下这个“孽种”。
——毕竟慧贵妃那两个儿子可是犯了造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而太皇太后就是这桩案子的主办人,她就算看在皇室血脉的份上,不杀慧贵妃和她的孩子,也必然是要将其掌控在自己手里的。
斩草除根的道理没人不懂,太皇太后再不是嗜杀的人,也不可能放任一个和自己有仇的皇子自在逍遥,也不会给他丰满羽翼崭露锋芒的机会。
薛瑾安能想到的原因有很多,但他不是先帝,也并不是很了解先帝,一切猜测便都缺少了主要数据支撑因而可信度降低,或许只有等先帝复活,才能揭晓其答案。
但这并不重要,结果摆在这里就行了,薛瑾安现在真正想知道的是,都有谁知道平亲王世子和安王身份调换的事,又是谁利用了这件事?
平亲王作为替父亲养儿子的倒霉蛋当事人,必然是知道世子身份问题的;经过上次和世子的接触,以及世子的种种传闻经历来看,世子本人有87%是知道这件事的,他都说自己随母姓张,张姓虽然是大姓,但有张景华在这里的前提下,很难不叫人多想几分。
那么,皇帝呢?现在在这个位置上的皇帝知不知道这件事?又会不会是他故意在利用这件事误导安王?
薛瑾安莫名的锁定了皇帝,觉得这一切事情都同他有所关联,也不怪薛瑾安会这么想,实在是皇帝的表现差劲到完全不符合逻辑。
若他当年真有这么无能,太皇太后根本不会推他上位,而他若真的如表现出来的这般无能,太皇太后又怎么在慈宁宫蜗居这么多年,被瞒得死死的,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如果上述猜测为真,那么皇帝迄今为止的种种放任就很耐人寻味了,相比起放任来说,更像是一种放肆,有恃无恐的放肆。
可是为什么呢?误导安王以为自己是慧贵妃之子,误导他觊觎皇位,进而放任他在后宫安插人手让后宫乌烟瘴气,与此同时对朝堂大臣也展现出了超强的包容心……这些都是为什么?
薛瑾安总觉得中间缺了很重要的一环,导致完全没办法将皇帝的行为逻辑连贯起来。
薛瑾安想到这里,忍不住皱了皱眉。
一直憋着一口气等着薛瑾安反应的小夏子心中一慌。
小夏子也就是怒气上头冲动之下才将传位圣旨的事情脱口而出,话出口后他就有些后悔,但话已经出口,再隐瞒就是真的找死,倒不如借势全盘托出,兴许还能搏一条活路。
然而,小夏子预设的震惊表情并没有在薛瑾安脸上看到。
薛瑾安听到的瞬间是挑眉,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一种“答案和他心中猜测有了点微小出入”的神态,小夏子当即心里就一个咯噔,脑子不受控制的冒出玄十一前些日子告诫的话:“有些话不要等到没有价值了再说。”
所以他说得还是太晚了,他的消息已经没有价值了……吗?小夏子心中无比忐忑,面上不敢表现出来,屏气凝神地等着薛瑾安的反应。
却不想对方竟然原地思考了起来,短短时间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眉头忽而一皱,黑沉的眼眸看着都幽幽泛着冷。
薛瑾安感觉到注视,抬头看过去,眼底对皇帝的嫌弃和烦躁尚且没散去,被小夏子看了个正着。
上一篇:皇兄
下一篇:做摄政王背后的权臣狼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