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榕夏摆了摆手:“放心好了我懂。”
“我天,那个不会是榴莲, 还有这个不会是椰子树吧?这些都有?!”季榕夏眼露惊讶。
不得不说,太子正君给的这些种子真是包罗万象。
可惜不少东西都只能种植在特定的环境中,很难种出来,也难怪这些‘奇怪’的种子被包在一起送到了他这里。
季榕夏抱着寻宝的心态,一边在心里默默记录一边查看各式各样的食材和种子。
他甚至可以一一品尝长成的食材味道。
季榕夏对厨神系统的能力赞不绝口。
不愧是他的系统,就是这么厉害。
就连麦子和稻米季榕夏都没有放过,用手搓开尝一尝。
时间太短,季榕夏没来得及吃够一圈,但他已经发现了不少味道不错的东西。
比如那椰子,又比如两种味道不错的柑橘等等。
两个时辰的时间快速过去,季榕夏只记住了五分之一的种子。
“今天先到这里了。”季榕夏对着云朵状的小系统挥了挥手,“明天见。”
厨神系统闪了闪:“明天见。”
季榕夏之后的几天都在努力辨别各种种子。
在空间中学习记录后,到了外面再比对种子实物,一一对应。
最后季榕夏踩着十天的期限,勉勉强强完成了这个需要大量记忆的任务。
完成任务的当天,季榕夏早早从系统空间里出来,翻出自己这些日写的小册子,将最后几样种子记好。
要是耽搁一段时间,季榕夏怕自己就要忘记了。
“就这些,这是全部的种子情况了,我觉得吧,这榴莲和椰子,咱们就不要想着种了,咱们也种不出来,这种糯玉米可以重点种一种……”季榕夏拿着手中的册子跟谷堂衿商量这些种子的用法。
“不知道这些种子能不能种出来东西,有些种子我瞧着已经死了,咱们将你得到的食材奖励跟这些种子掺和在一起种。”谷堂衿提议道。
季榕夏连连点头:“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商量好了开春该先种什么,种到哪里,越说越精神。
“突然有点饿了,堂衿你想不想吃东西?”季榕夏将册子一合笑盈盈地问。
“有点。”谷堂衿点了点头,“我这些日饭量增加了些,似乎也长高了点。”
“真的?”季榕夏一听更是坐不住了,他拉着谷堂衿站起身来,伸手比划了两下。
可惜谷堂衿以前就比他高,具体高多少季榕夏记得没那么清楚,现在想要分辨出来谷堂衿长高了没有还真有点难度。
季榕夏干脆将谷堂衿拉到了屋子内的木头墙旁边,自己站到了一把椅子上,然后让小师傅从空间里给他拿出两颗薄皮核桃来,他用其中一颗核桃尖尖的位置沿着谷堂衿的头顶,在木墙上划出一条横线。
季榕夏跳下木椅,顺手将手心的核桃捏碎。
“呐,这样下次咱们再量一量就知道堂衿你是不是真的长高了,具体长高了多少,你先吃点这个垫垫肚子,我去做点好吃的!”
偷偷摸摸吃夜宵还真有点小刺激。
谷堂衿见他迫不及待地模样,接过核桃说:“我去给你打下手。”
季榕夏没做什么复杂的菜,只是做了两碗肉末面。
他给自己那一碗加了许多辣椒油和醋,谷堂衿那一碗则是只加了少许香油和醋。
筋道的面条配上炒得香酥的肉末、一个煎得焦香的鸡蛋和几片焯过水的青菜。
一碗面下肚,季榕夏额上冒出一层细汗,季榕夏也生出了几分睡意。
果然吃饱是最好的安眠方法。
季榕夏的眼皮重的很,他漱了漱口跟谷堂衿一起将碗筷收拾好,赶紧去睡了。
另一边,太子府。
通茂景还没有睡。
他这个太子当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若不是先天壮,哪能如此熬。
有时候他都怀疑,自家老爹到底是每年冬日和春日固定旧伤复发呢,还是以旧伤复发为借口休息呢?
如今朝廷都习惯每到天冷的时候,公务就交给他代理了,习惯真是可怕的东西,今年似乎太医都没说让父皇休息吧,通茂景懒洋洋地想。
虽说知道现在不赶紧将最后一点折子看完,今日便肯定要晚睡了,但通茂景还是忍不住偷懒,他到底不是铁打的,今日还处理了一桩宗室子弟欺压百姓的案子,本朝建立不过二十年宗室便有些飘了,弄得他很是心烦。
书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打断了通茂景偷懒时地胡思乱想。
康清游端着米汤进来。
闻到那熟悉的味道,通茂景猛地抬起头来。
一双眼睛贼亮。
“今日米就送过来了?真快啊。”通茂景赶紧收起笔和折子,将自己面前的一片小桌面空出来。
康清游没忍住笑了:“今夜来的,一来我就让人炖上米汤了。”
他将托盘放到通茂景面前。
通茂景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米汤放入口中,康清游从来都是很仔细的,来前就注意将米汤放凉了些,防止通茂景一不小心烫到嘴。
一下子喝了半碗,通茂景舒坦地说:“这次的米汤似乎更好喝了。”
“你就这般馋啊?刚才我尝着倒是跟上次差不许多。”康清游对吃食没什么讲究,虽然吃到好吃的也会多吃点,但从不会放不下,夏哥儿做的饭菜味道算是他最为惦记的,可也没惦记到几日不吃就觉得这米汤更好喝的程度。
通茂景又喝了一口说:“或许这次的米是刚刚晒过的?尝着味道格外香。”
“几个小的喝了吗?”
“夜里这些东西才来呢,他们如今早都睡了,等明日再给他们做来吃也一样。”康清游笑着摇头。
“那你也早些去睡吧,我一会就好。”通茂景端起碗直接将米汤一饮而尽,顿时感觉身上多了丝力气,又能继续看折子了!
第231章 核桃酥(一)
魏良策从船上跳下来, 稳稳落在码头上。
晨光熹微,码头上却是来来往往人流不断,魏良策一瞬间都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
米康平也从码头上下来, 见状也不由得一愣。
“卖包子咧, 香喷喷的肉包子,五文钱一个!”
“卖水饭,热腾腾的水饭。”
“看行李,棚里请, 一箱子行李看守一日只要五文钱, 咱们这里有邬县令的令牌, 大伙只管放心。”
“哎哎哎!这边找搬货的力工, 一日三十文钱, 要手脚轻的,搬辣椒油坛子,可不能摔了!”
……
各式各样的声响在耳畔回荡, 弄得米康平和魏良策面面相觑。
这里是清赤县?
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
他们上次过来还是半年多前, 他们在外行商认识了刁开鹏, 替他带了信回老家, 这老家正是清赤县。
他们还在清赤县的一户小食肆中买了掉渣饼的方子。
这饼子味美耐放, 虽说干了没有热腾腾的时候好吃,但作为干粮来说已经不差了。
靠着这方子他们挣了不少银钱, 今年开春河道一融化, 河运开始通畅,魏良策和米康平就再次出门行商,路过清赤县,便想着过来瞧一瞧。
他们只准备在这里待上几个时辰,找刁开鹏叙叙旧, 要是再能从那小食肆里买一两张小吃方子就最好了,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走。
他们甚至没让手底下的其他兄弟下船。
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船靠近时他们就觉出不对劲来了,这么下来一看,呦嘿,更不对劲了,这也太繁华了点。
不比府城的码头差啊。
“客官,你们瞧着不像是本地人啊?可是从外头来做生意的,我从小在清赤县长大,什么地方都熟。我带路只收十文钱,很便宜的。两位客官可以叫我大山。”
见他们面生,有个机灵的七八岁大的孩子窜了过来笑盈盈地说。
魏良策见他是个收拾得很干净的小孩,眼神也清正,便开口说:“好,你们这码头很热闹啊,我去年还来过呢,去年这里还不是如此,你知道为什么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