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演出
孟初凝视屏幕,蹙着眉,手指敲击着键盘。
付关山换上中秋晚会的演出服,郑重地打开房门,走到客厅,阳光反射在胸前的金属袖扣上,闪的人眼晕。
他确保自己站在孟初的余光范围内,停下脚步。
等待了一分钟,键盘噼啪响着,没有停止的痕迹。
他蹙起眉,开始在客厅晃荡,几次三番从孟初身后飘过。
孟初的眼神纹丝不动,忠诚地盯着电脑。
来回走了五圈,他气急败坏地走到书桌旁,快贴上孟初肩膀的位置,咳了一声。
孟初一个激灵,朝声源望去,立刻领会到其中的精神。他已经为此训练了一整套标准的反应流程——眼睛瞪得滚圆,默数十秒,重重点头,用充满赞叹的语气说:“好看。”
付关山满意了,摆了摆手,尽量显得云淡风轻——这有什么,正常发挥罢了。
孟初望着他享受时尚气息的神情,想起一件事:“你以后还是别穿那件土黄色衬衣了。”
这话暗示着“我一直关注你的宣传期采访”,让付关山喜滋滋的:“那件怎么了?”
“你穿那件也好看,但是没你平常好看,”孟初咬了咬嘴唇,不好意思地说,“我喜欢看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他虽然不理解时尚,也不在穿搭上费功夫,但喜欢看着别人时尚。眼睛得到享受,心情也会变好。
付关山心花怒放,笑纳了“漂亮”的评价,又在客厅的穿衣镜里打量自己——自从他住进来,家里的镜子越来越多。其实没必要,他可以在任何反光的物体上欣赏自己。
“我最近皮肤状态有点差,”他沉吟道,“上晚会前,要不做个光子嫩肤吧。”
孟初紧急搜索了一下这个词,大为震惊:“你不是说你从来不医美的吗?”
付关山叹了口气。自己的对象都进修成娱乐圈博士了,有时还是流露出天真,采访里说的话也相信。
孟初走过来,仔细观察他:“我觉得你皮肤挺好啊。”
“你不知道,央视那个高清镜头,能把你鼻基底的黑头都拍清楚,”付关山说,“第二天,就会有一大堆微博和视频来审判你,把你和其他人挨个比较。我绝不能输。”
孟初很惊讶,这人竟然觉得自己有可能输。
不过,这种感情只持续了一会儿,付关山紧接着说:“唉,最近参加的晚会越来越多,哪个台都找我去唱歌。我要是变成三栖明星,称霸歌坛,不就抢了别人饭碗吗?”
“……你称霸家里的浴室都费劲。”
付关山眯起眼睛,孟初发觉自己把心声说出来了,赶紧回到座位,又开始啪啪敲键盘。
付关山冷冷地望了眼屏幕,想知道是什么让伴侣如此沉迷,竟然放弃欣赏自己的美色,然后发现,是视频网站的创作页面。
“你要当up主?”付关山打量着孟初,“没想到你有这个打算,不过你挺合适的,不是有个你的校友,做科普视频特别火吗?上次我还在哪个活动上碰到他了。诶呀,那我们就有机会一起走红毯……”
孟初想到这个场景,打了个寒颤。他和付关山一起出现五秒之后,粉丝站就会开始分析他的长相,深挖他的背景,然后盖三百层楼,论证他配不上正主。“不是,”他说,“之前我弟弟不是发了个视频给我吗?我听说很多网红就是靠着这种视频火的,那些人唱得还没他好,我想发上去试试,但是……”
“怎么了?”
孟初把屏幕给他看:“我上传了好几次,每次都被下架,说内容违反规章制度。我照着规章对了好几遍,没有哪里违反。”
付关山浏览了一遍记录,直起身:“要不是你弟弟不在娱乐圈,我还以为是防爆呢。”
“什么?”
“公司想压哪个艺人,就会全网下架或者限流他的视频,降低宣传度,”付关山摸了摸袖口的流苏,“不过,你弟弟又不是艺人,为什么要防爆他?”
孟初盯着屏幕,陷入沉思。
付关山望着他,翻起一阵柔软的无奈:“明天陈导要来林城谈电影的事,我们在永安街吃晚饭,你要是也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见见你弟弟。”
永安街?这条街道确实有历史,但除了破败之外,没什么特色,也没有符合付关山口味的餐厅,为什么跑到那碰面?
“我明天要和常威的高管碰面,项目要签约了,之后会一起吃晚饭,应该没时间去。”孟初说。
“哦,”付关山也没有那么热心地想见他弟弟,立刻回到了电影的话题上,“真没想到陈导会接这个本子,果然是老艺术家,眼光独特,审美也高级。”
从昨天开始,孟初就觉得奇怪。付关山合作的名导也不少了,怎么因为这部电影,上蹿下跳的:“这个剧本很特别吗?”
“当然了,”付关山说,“是我写的。”
孟初不想露出嫌弃的表情,但他现在低头的动作不娴熟了,很快被付关山发现。
“你们一个两个……我的写作手法很前卫的好吧,”付关山不服气,“陈导说我还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腔调呢。”
诶呦,还知道魔幻现实主义呢。
付关山叹了口气:“他还说,这个剧本有点马克思的味道。”
孟初静默一瞬:“他说的是马尔克斯吧。”
完蛋了,这电影完蛋了。
不过,付关山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写剧本?这人小时候写封信都费劲。他刚想询问,付关山的手机响起来。对方看了眼,说是导演,扯着豪爽的嗓门,走进卧室接电话。
孟初犹豫片刻,打开微信,找到备注是“经纪人”的头像。
页面还停留在打招呼的表情包上,他跟海秋不熟,不知道如何开口,踌躇着发了句“你好”。
他正在编辑信息,阐述自己的目的,对面已经啪啪啪跳出一串回复。
——孟老师!好久不见!最近科研工作还顺利吗?
——孟老师有什么事?我在外面,回复可能断断续续的。
——我现在打字不方便,要不语音聊?或者你打字我发语音可以吗?
真是人以类聚啊。
孟初说语音没问题,想了想,先问他,新电影筹备得怎么样了。
——哦,哥写剧本的那部吗?
看到这句话,孟初的嘴角又一阵扭曲。付关山写剧本,那不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的后期报告似的。
——……孟老师你嘴好毒啊。
孟初一惊,发现自己又把心声发出去了。他定了定神,问对方,能不能把剧本发给他看看。
——手机上好像存了电子版,我找找。
对方一边寻找,一边还持续输出。
——哥对这个剧本特别执着,我们大家都劝他别拍,写得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陈导为什么愿意接手,不过,有陈导把关,剧本肯定会大改,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的。
孟初问剧本叫什么。
——永安街儿童失踪事件。
看到这个消息,孟初的心脏颤动了一瞬。
他忽然明白了,明白付关山为何这样激动,这样执着。而对方始终用疯疯傻傻的自恋掩盖这种执着,又让他无比难过。
——发了。孟老师你看看,这写的什么东……
孟初点开文件,快速往下滑,海秋剩下的抱怨,他完全听不见。
过了一会儿,他颤抖着回到聊天界面,打下一句话:他不会同意改剧本的。
——为什么?
这个剧本的主人公是他自己。
第45章 河岸
多年之后,许多童年记忆都趋于模糊,只有12岁那个炎热的夜晚,每一个细节都像烙印在脑海中一样,清清楚楚。
那一阵子,付兰英换了工作,时常加班,很难每天接送孩子们。仲文越本以为这是件好事——放学后,他就有更多自由时间了——结果母亲得出的结论是:“仲文越,你送弟弟回来吧。”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