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听说有吃的,哪里还顾得上别的,“真的啊,在哪在哪,我要吃。”
“在边上的屋子里,跟我走吧。”
不愧是弟媳妇儿的手艺,外皮酥脆、内里软绵的小糖饼一入口,唐睿眯起了眼睛,感觉幸福得全身冒泡。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啊,他以后可不可以长住在弟媳妇儿家啊,每天换着法吃好吃的。
这头两个小孩儿吃得高兴,正屋里却是气氛严肃,几个学生偷偷瞧着吴举人,都不怎么敢说话。
第127章 贵客
吴举人不着痕迹地把屋子打量了一番, 虽说打扫得干净,但穷酸之气丝毫掩盖不住。
说来也是可惜,卫文康还是被家境耽误了,没钱上私塾以至于耽搁了念书不说, 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又意气用事, 掺和他夫郎家那些烂事, 白白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还是太年轻了,掂量不好轻重, 该出去好生长长见识才是。
思及此,吴举人问道:“卫老弟,你今后是怎么打算的,州学招考就要开始了,你准备何日启程?”
卫文康道:“还没有定下是否去州学。”
“难不成你想去京城求学?”
“自然没有这个打算,学生觉得州城还是远了些,在思索是否就留在县学。”
吴举人眉头拧成“川”字纹, “留在县学有什么用?别怪我多言, 你虽天资不凡, 但出身乡野, 有些事情掂量不好轻重, 若是长久待在这方寸之地, 少不得染上鼠目寸光的习气, 日后何谈进益?”
场面一下子凝滞了下来, 这话虽是劝诫,但语中带刺,让人很不舒服。
卫文康知道吴举人这是恼怒自己未知会一声便料理了柳老二一家,让他未出世的儿子名声有损之事。但卫文康并不后悔, 若是事先知会吴举人,对方只会为了名声劝他息事宁人。
可自己念书考秀才为了什么,不就是给骄哥儿撑腰让他过上好日子吗,怎么可能因为吴举人的喜恶罢手?卫文康脸色丝毫未变,“多谢吴举人提点,学生认为万事不可能求全责备,凡事抓住关键就好。“
吴举人听他还敢顶嘴,面色更加难看了些,再不多说一言。罢了,年轻人总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日后摔了跟头就知道好歹了。
卫文康抿了口茶,对着众人笑道:“再用些茶水吧。”
王夫子端了茶水,轻轻吹散升腾的水汽,显出一番悠然自得来。秦百宣把玩着一个果子,也看不出丝毫异常。其他四人见状松了口气,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吴举人怒气也转不到他们身上来。屋内气氛一下子又轻松起来。
吴举人面色更加难看,没见自己不喜吗,怎么就没有一个出来说句好听的?真是不知所谓,日后再也不到这破地方来。
此时,一个小孩儿兴冲冲地从屋外跑进来,喊道:“卫哥哥,有客人来了,快出来迎客。”
真是没规矩,大呼小叫的,这个卫文康,也不知道怎么约束的家里人。要是在吴府,这样的小子必得重罚才是。
卫文康笑道:“想必是梁先生来了,诸位稍等,我先去迎一下。”
王夫子放下茶杯,“我与你同去吧。”
其他人不知道这个梁先生是谁,但见夫子都亲迎去了,自己也不好在屋子里呆坐着,便也起身一起迎了出去。唯独吴举人,冷哼一声,坐得更加端正。他可是举人,除非县老爷亲临,这安泰县谁来了他不是坐主位,何至于自降身价出去相迎?
没多久,众人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进来,只见那男子虽也身穿绸缎,却无甚装饰,面貌也寻常。吴举人知晓自己猜得没错,对方不过是个小人物,因而见了人也没有起身,等着对方给自己行礼。
卫文康知晓吴举人的性子,忙帮忙介绍道:“吴举人,这位是梁固梁大人,现任江东州州同。”
州同,那可是正六品啊,比他们安泰县的县老爷都高一级,比普通的县老爷更是高两级。而举人选官,通常不过是县丞或主簿,就算使尽了关系,也就是一个县老爷顶天了。
也就是说,梁大人是吴举人这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吴举人自视甚高的举人身份在对方面前完全是不值一提。吴举人腾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面上抽搐了几下才反应过来,“学生吴居安拜见梁大人。”
梁固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算是回应,面上神情没有什么变动,看不出一丝喜怒来。
吴举人心里忐忑得紧,对方是不是在生气,怪自己这回没有眼色。卫文康也是个不懂事的,这样的大人物,居然都不提前知会一声,也不知道是怎么办事的。待会儿还是得好生表现才是,也不知道梁大人是什么性子,有什么喜好,对什么话题比较感兴趣。
卫文康倒不是故意不告知吴举人梁大人要来的事情,只是梁大人最近公务繁忙,一直在各地巡视,并不确定今日是否能来。若是提前把他来的消息告知众人,到时对方又来不了,王夫子他们倒是不觉有什么,以吴举人的性子怕是要多想。
这会儿见吴举人明显比将才拘谨了许多,卫文康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对方身上,“学生能得中秀才,少不得夫子辛苦教导和梁大人提点,也多亏了吴举人帮忙。他见识广博,家中藏书丰富,指点学生功课很是尽心。”
在梁固心里,卫文康是算得上他半个弟子的,此前也听卫文康提过吴举人的事情,对他还算有几分好感。不论目的是什么,能主动出手指点一个穷学生,便算是一件功德。闻言赞了一句,“吴举人高义,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
居然还能被夸?将将还忐忑不已的吴举人感觉冷飕飕的寒风一下子变成了暖融融的春风,喜不自胜,嘴里谦虚道:“不过是见不得人才被埋没罢了,哪里当得起梁大人如此夸赞。”
他这话倒是歪打正着说到了梁固的心坎里,“说来文康确实是我见过最有潜力的学生,只是早年被耽误得厉害,如今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吴举人能考上举人,自然是有几分聪明,听梁固这么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梁大人对卫文康很是看重,便接话道:“可不是,他府试过后来与我探讨学问,那题考的是临安府形势,我便让他从地方志中寻找临安府更名的由来,谁知道短短三日后来我府上,一番表述竟是把临安府整个情况都摸了个透彻,从历史、地理再到财政、教化沿革,无一不晓。把我惊得哟,这才知晓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王夫子也忍不住笑道:“说来我运道当真是好,这样的天才竟是一下子就遇到了两个。”
梁大人严肃的脸上也浮现出笑意来,“你运道不好谁好?要不是离得太远,这样的天才我非得分一个去。”
说来卫文康中了秀才后,梁大人也是帮他想过日后的路子的。他官居六品,自然还是有些人脉,为卫文康寻一个尚可的老师并不难,例如致士的官员,最差也是同进士出身,教一个秀才并不是难事。但当世大儒这种却还是不太可能,毕竟梁大人自己也是平民出身。与其随便拜师埋没一个好苗子,倒不如去州学沉浸几年,把根基扎得更牢固些,考上举人后再寻良师。
此话却是又把吴举人一惊,梁大人居然有收卫文康当弟子的心思,看来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日后还是得把卫文康笼络好才行,指不定有什么大前程呢。
至于先前柳老二的事情,那是什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相比虚名,为儿子绑定一个有大前程的亲戚不是更重要?卫文康意气用事、不知轻重好啊,说明柳天骄在他心里分量重啊,那可是他儿子的亲舅舅。
思来想去,吴举人越发热情,陪笑着把堂屋里的氛围又炒热了一层,直到江闵来说用饭了,都还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其他人却是早就被饭菜的香味儿吸引了,唐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了回来,自觉坐在秦百宣身边,目光炯炯地看向餐桌。
卫文康哪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赶忙邀请众人入坐。江南的老百姓吃饭时并不讲究座位次序,但读书人却是读着四书五经长大,把长幼尊卑的观念刻在了骨子里,正式场合非常讲究座位次序,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
上一篇:重生娶娇气窝囊废夫郎
下一篇:替嫁之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