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宝想到徐鹿鸣这一手,不仅解了自己的围,让自己以后得领他这个情,也让那些走投无路的商人感激他、信任他,他自己还能赚得盆满钵满,有点想抽自己嘴巴子。
他什么都想到了,怎就没想到中秋会开宵禁,城里会热闹起来,好卖货呢?
早想到这层,这钱不就给他赚着了吗?
可他都把商人们得罪光了,后面再想做这生意,怕是没人再愿意再卖货给他。
后悔也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改了一下文,上章的内容有挪移到这章一点,发200个红包,大家记得评论一下。
(严重怀疑有200个人吗[爆哭])
第95章
中秋节这日,京城里的人更多了。
不光城里城外的百姓,连一些高门大户家的公子小姐们也跟着出来逛街。这些人平时久居深闺,感觉上没多少人,可一走出府邸,街道上便全是人了。
常年居住在京城的人,对京里的活动都熟悉,除了去捧个人场,热闹热闹,毫无新意。
但今年不一样,走到哪儿,哪儿都有人在讨论。
“你抽到优惠券了吗?”
“抽到了,我抽到一盒香料券,当即就去摊子上买了一盒胡椒粉,原来四两的价钱,我二两就买到了!”
“价可真廉,我手气不好,抽了五六次都没抽到券,不过摊主予了我五六个鸡蛋,回家也能做一盘菜嘞!”
“我们都是小打小闹咧,我听说有人抽到珠宝券,原来上百两的珠宝,四十五两就拿下了!”
“呀!还有这好事?这要是我抽中,转手把那珠宝一卖,岂不是就能净赚五六十两?”
“可不是哩,你们是没瞧见,那抽中珠宝券的是个身上还打补丁的哥儿,当时摊主把券名说出来,人都傻了。”
“知他买不起珠宝,他身后那些富家子弟,还有商人纷纷抢着买券,十两二十两的喊,场面可热闹哩。”
刚有出府邸的公子小姐们,在大街小巷的各处听到这话,好奇心起,找人打听:“劳驾,你们说的这个券,在哪儿抽,要如何抽?”
百姓们都挺热心的,一听还有人不知这样的好事,还主动帮徐鹿鸣宣传:“就在城门口的长摊上,随意买一样物什就能抽奖,随意一张奖券,最低都有个小礼品,可好玩了,快些去吧,待会儿奖抽完了,可就要收摊儿了。”
公子小姐们一听,急吼吼地赶去城门口。
摊子上的好些物什对他们来说,都是过时了的,可也有好些物什,是他们想买寻不到的,况随意买一件物什,还能玩一次抽奖。他们又不缺钱,还有甚好说的,买!
徐鹿鸣优惠券比例是所有货物的五分之一,获奖的概率还是挺大的,不一会儿就有公子小姐们抽中优惠券。
一个戴着帷帽瞧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姑娘,拿着一张砚台券,激动地问:“这是可以半价买砚台的意思吗?”
徐鹿鸣微笑道:“是的。”
小姑娘立马道:“那我要给我爹爹买一方最好的砚台,你们摊子上的砚台都有哪些?”
徐鹿鸣立马让人把砚台都搬过来任她挑选。
小姑娘挑挑拣拣,选了一方最贵的砚台,心满意足的半价买下,原本想走的,看到砚台旁还有墨条,觉得自己砚台都买了,能不买一条墨?
喜滋滋地问价:“摊主,你这墨条如何卖的。”
徐鹿鸣取了一条样墨予她看:“姑娘,我这墨都是上好的好徽墨,拈来轻、坚如玉、磨来清、研无声,一点如漆,纸笔不胶,万载存真,价格不匪。”
小姑娘被徐鹿鸣的俏皮话逗笑:“没关系,你尽管说价好了,本姑娘买得起。”
她想着砚台半价买的,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这墨贵一点也没有关系。
徐鹿鸣说了个价,还道:“姑娘若是有闲心,可以等等,待会儿说不得就有抽中墨条优惠券的,姑娘折价买了优惠券,再来买墨条能价廉不少。”
这姑娘心眼实,想到自己方才一抽就抽到砚台优惠券了,没准还能再抽一次墨条的,便道:“那我再买点其他物什,去抽奖可以吗?”
徐鹿鸣微笑:“当然可以。”
小姑娘很快便在摊子上转来转去,挑挑拣拣买了些其他物什,又去排队抽奖了。
诸如此类的公子小姐多不胜数,他们不光自己买,还带着家里的下人仆从一起买,不为那些物什,就为了享受抽奖的乐趣,尤其是一些贵重的优惠券,很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
“真会做生意啊。”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的城门口谁也没有注意到,城墙上多了几道身影。今日本该在宫中参加家宴和大臣们赏月听乐的太子,无端地出现在这儿。
他瞧着下头攒动的人头,对着正跟人说话的徐鹿鸣,感慨了一声。
“徐指挥使在西南的时候就很会做生意。”
跟在太子身后随时为他保驾护航的凌霄,插了句嘴。
“就是可惜,如此会做生意的,居然是九皇子的人。”
太子身后的幕僚叹息了一句。
太子倒是挺看得开的:“不管是谁的人,都是给朝廷做事,只要是给朝廷做事的,是谁的人都没关系。”
幕僚蹙眉:“可是任由他如此发展下去,恐怕九皇子那边会再次复起。”
太子腿疾好了回京,好不容易让一些原本见太子无望转投到九皇子那边的人重新投靠回来,使得九皇子损失惨重,最近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露头。
如果任由徐鹿鸣成长,等他在京里人脉扩展开,加上他夫郎神医的名头,不知要给九皇子笼络到多少人脉。
太子一脸淡定:“随他去吧,没有徐鹿鸣,他也会折腾别人的,好歹徐鹿鸣现在只是一个皇城司副指挥使,等他成气候,不知要多少年去了。”
父皇现在还年轻,想那些还尚早。
幕僚不甘心:“明知晓会是威胁,却还视若无睹,只怕会养虎为患,何不如趁他还微弱之时,一举……”
话还没说完,太子的刀眼斜了过来。
幕僚顿时噤声。
“以后这种话我不想再从我手下任何人嘴里听到。”
“是是是。”太子泛寒的声音传来,幕僚一个激灵,低头应诺的时候忽地想起一件事。
姜太医入京前就有人传太子会去西南找这位神医治腿,姜太医上京后不久,太子便腿好回京,会不会太子的腿就是姜太医给治好的?
幕僚想起凌霄方才那听上去与徐鹿鸣颇为熟识的话,心里闪过一个猜测,这徐鹿鸣该不会是太子插入九皇子心腹的一颗钉子吧?
如此说来也说得通太子为何如此维护他们了。
太子没管幕僚在想什么,问起另外一件事来:“御史台那边的卖官鬻爵案查得怎么样了?”
幕僚眉头舒展:“已经有些许眉头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把这一伙人给全部揪出来。”
太子颔首:“动作快一些,这里秋闱马上就要结束了,明年春闱会添许多新科进士,这要是全都无官可做,岂不贻笑大方。”
幕僚躬身:“属下这就去催他们加快进度。”
“……”
徐鹿鸣在城门口忙到午时,便把手头上的活儿丢给一批换班的亲兵,转头去找姜辛夷。
姜辛夷面前也围了一长溜的人。
徐鹿鸣见他把脉不停地打哈欠,提笔写方子的手都在颤抖,强行把他从诊台上薅下来。
忙了一天一夜了,再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住,何况是看诊这样费力又费脑的事儿。
姜辛夷却是有些累了,被徐鹿鸣薅下来的时候,太阳穴涨得发疼,甩了甩脑袋,有点混沌的脑子,这才清明。
徐鹿鸣借着他提过来的食盒遮挡,把空间里的食物取出来,唤了同样累得不行的姜紫芙和李净慈过来:“先吃点东西歇歇吧,累一天一夜了,我不信他们连这点时间都不许你们空出来。”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